第四百六十五章 來考察的企業家們(第1/2頁)
章節報錯
轟隆隆!
金龍公司沈城工廠裡機器聲共鳴,泡麵麵餅流水一般從機器中流出,然後順著十幾條傳送帶進入到包裝車間,流水線上的工人們依次做著工作,第一道工序是入袋,然後是放入調料包,接著是醬包,最後到達封裝口,再由一名工人用機器封口。
四套裝置,每天產量就高達四十萬袋,一套裝置有三十名工人,四套是一百二十名工人,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但在一線工人眼裡,流過的不是面,而是自己美好的未來。
林學東和徐慧二人陪著十幾位從全國各地來的企業家在廠區裡參觀,企業家們看到先進的生產線後不時發出讚歎。
徐慧在旁當著講解員,“現在我們廠子是四套裝置,每年產量一億三千萬袋,這個產量已經是全國最高,但我們金龍公司在臨州市還有一家分公司,年產量達到五千萬袋,首都分公司也在建設中,而且,我們又訂購了數套裝置,幾個月後就會投入生產,爭取今年突破四億袋吧。”
“哇!”
在場眾人發出一聲驚歎,紛紛為金龍公司強大的生產能力感到震驚。
徐慧早就習慣了這樣的表情,臉上只帶著微笑,沒有任何得意之色。
“徐總,我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金龍公司成立至今只有兩年時間,據我所知,兩年前你們的公司還只是個小作坊,為何在短短兩年時間就成長到如今實力,有什麼秘訣嗎?”一位企業家大聲問道。
“呵呵!”
徐慧笑得很開心,對著眾人說道:“我們金龍公司之所以成長這麼快,全是因為董事長林雲先生的功勞,他先是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機會,找到了成功的秘訣,然後在最短時間內就把企業做大,佔領市場,就是這麼簡單。”
“成功的秘訣?那您能告訴我們這秘訣是什麼?”另外一名企業家追問道。
徐慧立刻回答道:“這個秘訣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市場,老百姓需要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誰抓住了市場的未來,誰能能取得成功。”
“那怎麼抓住市場的未來呢?”
徐慧想了想道:“這就要看領導者的眼光,就像我們的康師傅泡麵,看似簡單,但在兩年前誰能發現這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呢?但林雲先生髮現了,然後帶領我們創造了奇蹟,由此可以看出,一位遠見卓識的領導者是多麼的重要。”
徐慧誇獎起自己的心上人自然不遺餘力,再說了,她說得也是事實。
在場企業家們聽了這番話各有想法,有的人只是覺得林雲運氣很好,偶然踩了狗屎運,但有的人可以看出一些門道,能看到市場並把握市場的人並不多見,林雲是當之無愧的企業家。
“林總呢?他在哪裡?我們能不能見見他?”一個人詢問。
林雲的名字已經在企業家這個圈子裡傳開了,所有人都知道這位年紀剛剛十八歲的少年,很難想象如此年輕的少年能開創出一個如此大的企業,所以每一位到金龍公司參觀的人都想看看這位傳奇一樣的人。
“各位前輩,林總去年考上華夏大學,如今正在上學,其實不僅僅是林總,還有公司的宋春濤總經理,他們都去首都籌備分公司建設的事情,沒在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