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李鳳九給打了個樣兒,李巧嘴覺著自己也不能落後,老理是說不能用掃帚掃,可沒說不能用手拿,她也叫上了自己男人和兒子,還誇團圓呢,“誒,嬸子我是白活這麼大年紀,這腦子還沒有小團圓靈。”

李巧嘴摸摸團圓頭,團圓搖晃著腦袋,謙虛地表示她也是突然冒出的這麼個想法。

李有糧和他爹出來,跟著李巧嘴拿著紅紙往祠堂送,團圓和秤砣也拿了紅紙蹦噠著去祠堂。

街上的人看著這一個兩個,大人小孩的拿著紅紙去祠堂,肯定要問,團圓就把她的想法告訴了這個嬸子那個叔,大家都覺著團圓這主意好啊,也回家拿紅紙往祠堂送,還叫上了鄰居。

因為這紅紙鬧的不愉快的,不光李鳳九和李巧嘴兩個人,全村老多家呢,這下心裡的疙瘩都解開了,甭管誰家的,就跟團圓說的那樣,把紅紙送到祠堂門口,村裡財富旺,家家戶戶日子都能紅火起來。

里正在家裡躺著,往年準有村民因為紅紙的事來找他評理,他是說破了嘴皮子,也勸不住,今年這是怎麼了,一個來找他的沒有,他問媳婦,“翠蘭,今天真是年三十?”

里正的媳婦李翠蘭打了他一下,“你這人咋回事,往年你說不愛管這破事,今年村裡人不來煩你了,叫你過個安穩年,你又閒得發慌?”

里正就是不放心,要是沒人來找他,是打起來了呢,這大過年的打仗多不好,他是里正,不能為了自己輕鬆,不管村裡人。

“不行,我得出去看看。”里正揹著手走出來,等著村裡人叫他給評理呢,可走了半個村子,有叫他里正的,沒見找他評理的。

里正就問這紅紙的事,聽大家這麼一說,嘿,原來是小團圓幫他解決了這大麻煩,主意是好主意,但這事他還得問問大族老,這麼辦行不行。

里正來跟大族老一說,大族老說團圓想的這辦法很好,以前整個村就是一起放鞭炮,就是在祠堂門口放,後來一大家子分成了一個個小家,家家都買得起鞭炮,才改成了各家放。

“小團圓還真是什麼主意都能叫她想到。”大族老難得露出笑容來。

里正也笑,“團圓是主意多,有時候那些主意還真管用。”

兩個桃源村的當家人把團圓一頓誇,團圓這邊,跟秤砣一趟一趟運紅紙,幫了這家幫那家,有人還問團圓,她家和秤砣家沒為這紅紙吵起來,被旁邊那人拉了一把,“說啥呢,團圓可是小福星,家裡才不缺財富呢。”

自己這又成小福星了?團圓不好意思地拉著秤砣跑了,一口氣跑來首兒家門前,看他家放據說是六百六十響的大鞭炮。

可首兒家門前一地的紅紙,大鞭炮放完了,秤砣氣得甩開團圓的手,嚷道,“團圓,都怪你,非要給五奶奶和嬸子斷官司,這下好,咱們沒趕上放大鞭炮,哎呀,我要看放大鞭炮。”秤砣捶胸頓足。

團圓也想看啊,可剛才的事她不能不管,她拉拉秤砣,“晚上首兒家還得放大鞭炮,晚上再看。”

“哼!”秤砣生悶氣。

“秤砣,進來這裡面。”

旁邊有一堆煙霧,聲音就是從煙霧裡傳出來的,看不清裡面的情況,就像山會上演的木偶戲中白骨精住的山洞,秤砣拉著團圓衝進去。

團圓剛一進去,手腕就被秤砣鬆開,可過了一瞬,又被抓住了手腕帶出來。

是首兒,首兒都等團圓老半天了。這鞭炮就是因為團圓想看,他求他娘,他娘才讓王管事從嚴家商行拿回來六掛,誰知道團圓竟然來晚了。

“你做什麼去了,怎麼才來?”首兒挑挑眉,不開心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