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把裹好麵糊的鯽魚放進油裡炸,炸的兩面金黃,就撈出來,重新下入鯽魚。剛開始,她是一鍋都炸好了,再下鯽魚,從第二鍋開始,團圓是一條炸好了,就再放入一條,這樣炸的快多了,但難度也大了,每條魚成熟的程度不一樣,需要團圓會分辨。

在做飯上的領悟力,團圓是真的強,每條魚都炸的金黃,上頭的麵糊鼓起來,看著就酥脆,李大花都佩服,“團圓啊,你這鯽魚炸的比嬸子都好,快趕上你奶奶了。”

李大花要說誰飯做得好,就會拿李奶奶來比較。

團圓嘿嘿笑著,又從鍋裡撈出一條炸好的鯽魚,放進盆裡。

李大花也跟著笑,“我啊,不用等到秤砣娶媳婦,就能享到媳婦的福氣了。”家裡有個媳婦也就是團圓這樣了。

團圓嘿嘿笑,她聽著李大花就是誇她能幹呢。

秤砣進來,拿起一條炸好的鯽魚丟進嘴裡,嘎吱一聲,聽聲音就知道酥脆,裡面的魚刺也酥了,秤砣吃完,拍拍團圓,“團圓,繼續努力哈,別驕傲,別急躁哈。”

總結起來,就是戒驕戒躁,多來家裡跟他娘學著做菜。

“滾一邊去。”李大花抄起笤帚疙瘩,秤砣拿著幾條炸鯽魚跑了。

鯽魚炸好,正好可以貼餅子。把鍋裡的油舀出來,加水燒開,李大花給團圓示範貼餅子。挖下一團面,兩隻手團來團去,團成橢圓形,就啪貼在鍋邊。貼的這一下,團圓看著跟摔“哇嗚”差不多。

“團圓會了嗎?”李大花叫團圓來貼餅子。

團圓手小,挖了一團面,按著李大花教的,啪一聲把餅子甩在鍋邊上,可餅子出溜出溜往下掉。

李大花趕緊把餅子往鍋邊使勁摁了摁,“使點勁甩,往下掉,你就使勁摁一下,沒事的。”

兩個人合作,在鍋邊貼了一圈餅子,蓋上燒火,不一會就聞到了玉米麵的香味,李大花跟團圓說,玉米麵裡也可以加豆麵,貼出的餅子也是香噴噴。

剛出鍋的餅子金燦燦的,底下有一層焦脆的嘎巴,李大花揭下來給團圓,“嚐嚐。”

嘎巴吃起來咯吱咯吱的,酥脆,帶著玉米麵的香味,“嬸子,真香,比窩窩頭香多了。”

“那是你吃窩窩頭多,吃這個的時候少。”李大花笑。

貼餅子只能圍著鍋邊貼一圈,蒸窩窩頭能蒸一鍋,李大花嫌麻煩,一般都是蒸窩窩頭,不過要說跟小鹹魚配著吃,那還得說是餅子最配。

一盆炸鯽魚,一盆餅子,李大花叫團圓把李秀才叫來一起吃,團圓跑回家,跟爺爺一說,李秀才拿了葫蘆,裡頭還剩一點酒。

李大旺一看到葫蘆,把李秀才摁坐在板凳上,“叔,今兒我陪你喝。”

李大花狠剜了李大旺一眼,“我告訴你,少喝點,不然給我睡草垛子去。”

“沒多少。”李秀才把酒倒出來,就這麼點,想多喝也沒有。

等李大旺兩口酒下肚,團圓知道李大花為什麼先把醜話說在前頭了。你能想象一個悶葫蘆突然像是奔湧的江水那麼滔滔不絕嗎,喝了酒的李大旺就是那樣,從種田說到秤砣又說到李奶奶,連李大花擰人擰哪都說了,氣得李大花臉都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