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前進不挑不揀,只要來的全都用,上村裡運建築垃圾,黃土、殘木、瓦礫、碎石,只要能幹得動、搬得動,就可以上場賺錢。

鄭前進大發慈悲再次贏得一片好評,還是自己的書記好,有好事總是想著自己人,對咱自己村民一點不小氣,給錢都給雙份的。

來的人不少,一部分在家走不開的聽說只要去就有錢拿,嘩啦啦又來一批,甚至連在家整天曬太陽的七八十的老太婆都要出份力。

鄭前進沒想到自己的村民還有這麼一面,太讓自己驚奇,真真的沒想到。

月章同志確實是有文化,說的話全都應驗了,按著月章說的方法做,村民不用動員、驅趕,一個個跑的比誰都快。

人多力量大,事情辦的也快。拆房子用了一天,運土、運垃圾也就是一天,到了晚上的時候,大塊的東西基本不見,剩下的平一平就是建新房的好地方。

鄭前進看天色晚了,想著第二天一大早再算錢,可是自己還沒把想法說出口,村民就把鄭前進圍的嚴嚴實實,不給自己說話的機會。

沒辦法,鄭前進只能智慧村裡的會計緊急從村裡賬上那錢出來,把村民的辛苦錢給發了。

錢到手,個個嘻嘻哈哈,這可比種地強多了。從書記手裡拿錢,想著明天能給家裡添件衣裳,能多買塊豬肉給孩子解解饞。

鄭前進打著燈忙乎到深夜,知道將錢發完才算完,自己不禁感嘆財帛動人心,老話說的真對。

村裡的事情基本按著月章實現的計劃實行,換房、拆房,騰籠換鳥,這筆買賣做的不虧。

月章當初在前進村走訪的時候就瞭解到村裡的一個重大問題,田地太少,而是都是保護耕地,沒辦法動。

若是想把前進村的幾個企業壯大起來,土地是必要的資源,沒有充足的土地供應,就算有想法也難以實現。

現在用新房換舊屋,看似村裡吃虧了,但村裡的集體企業卻換回了未來,換到了充足的發展條件。

短期看村裡花的錢不值,長期看這是一筆絕對划算的買賣。除了土地的原因,月章還有其他的想法。

首先,鎮上的大企業以前靠著吞併村裡的小廠子壯大,要是前進村的廠子前景好、賺錢多,不難引起鎮上的注意,接下來鎮上肯定會以各種方法來要利益,無論是吞併也好,參股也好,這都不是月章想見到的。

現在把錢花出去,讓前進村的廠子發展的慢一些,減少鎮裡的注意,最好是

“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還有,村民拿了新房,所用的土地性質很難說清楚,裡面有宅基地、有農田,還有建築公司徵地剩下的邊邊角角,要是真計較起來,肯定是筆糊塗賬。

讓村民享受到好處,再和鎮裡攪和,就能把鎮裡領導的精力吸引到這上面來,鎮上想要打村裡企業的主意就會被推遲,正好給村裡的兩個賺錢的廠子發展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