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愛發牢騷的文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古語有云:朝裡有人好做官,灶房有人吃乾麵。
自古以來,凡是想當官的人都要靠人身依附關係方能夠在仕途上走的快一些,順當一些。
這些年李商隱所依靠的柳仲郢被朝廷突然之間從蜀地調往長安,這對於已經習慣了依靠柳仲郢生活的李商隱來說,既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挑戰。
但是不管前途是好是壞,他都必須跟著柳仲郢來到長安。因為蜀地除了柳仲郢之外,也沒有人再用了他了。
不跟著回到長安,難道繼續待在蜀地喝西北風不成?更何況蜀地遠隔在秦嶺以南,連西北風都很少有。
“柳公這次進京,前途未卜,你應該提前打點打點啊!不然到時候給你一個措手不及可就不好了。”溫庭筠雖然連個進士都沒考上,但是對於官場的事情他多少還是知道一些的。
人家畢竟出入相府找令狐滈聊天,那裡的風也能夠把他吹靈醒。
“溫兄所言極是,我也正有此意。”隨後李商隱微微的嘆息一聲,“哎,多年不在長安都不知道該進誰家的門了。”
李商隱說的也是心裡話,這麼多年不在長安城裡呆,這裡面的變化早就超出了他的想象了。
莫要說是託人辦事,就是讓他去找人家的大門,他都未必能夠找得到。現在雖然溫庭筠給李商隱指明瞭要託人辦事這條路,但是該如何去做呢?又要去找誰的門路呢?
找對了順風順水,找錯了可就要自找苦吃了。李商隱這麼一說,溫庭筠倒是沒話接茬了。
見二人都不說話,周卓倒是憋不住了,直接對二人說道:“當今長安城裡,除了皇帝陛下就是令狐父子權勢最大了,就算是要找人,也只能找他們了。如此簡單的事情,你們還有什麼值得愁苦的呢?”
溫庭筠聽罷,苦笑了一下對周卓道:“賢弟你是有所不知啊!義山跟令狐父子之間是有些過節的,不找他則罷了。一旦找了令狐綯父子,事情反而難辦。”
李商隱跟令狐綯之間有過節?周卓有些不相信。
心想你李商隱撐死就是一個副縣級,放在大唐如此龐大的帝國政權裡面,小的跟一隻螞蟻一樣,跟人家堂堂的一國宰相之間會有什麼樣的過節呢?
這就好像螞蟻對大象說,我跟你有冤仇。人家大象都懶得理你。
“李兄跟令狐綯之間有過節,這不可能啊!令狐綯乃是一國之宰相,怎會會跟李兄一個幕僚有過節呢?人常說宰相肚裡能撐船。時到今日,就算是李兄跟令狐綯有過節,他也應該忘了吧。”周卓雖然不知道二人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過節,不過在他看來,就算是當年有些小過節,事情過了這麼多年,令狐綯也該忘了吧。
不然的話,你令狐綯堂堂一國宰相的心眼未免有些太小了吧。
聽完周卓的話,李商隱看了看溫庭筠,“周賢弟說的也有些道理,我想事情過了這麼多年,他也該忘了這事情了吧。再說了我李商隱跟他令狐綯之間並無直接過節。我如真的求到他跟前,他應該會有所考慮吧,至少不會將我逐出大門的?”
從李商隱的話裡,周卓能夠明確的感受到李商隱心中還是想求令狐綯。與其轉彎抹角的求人,還不如直接請令狐綯出面的好。
其實李商隱跟令狐綯之間多少還是有些舊感情的,當年二人曾一起遊學過,雖然令狐綯比李商隱年長將近二十歲,但二人畢竟是有些交情的,更何況還是年輕時候的交情。
既然李商隱打算找令狐綯幫忙,作為好友的溫庭筠知道自己不能再阻止了,於是三人繼續吃飯,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