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話的時候,令狐滈那張老臉上呈現出一種難以名狀的得意和享受,飄飄欲仙,欲死欲活的樣子。

一看就是經常來這個地方的老手。

哼,老東西,你也是一把年紀的人了,咋就這麼不正經呢?

經常出入這煙花柳巷,也不怕得病嗎?

見周卓痴痴地望著自己,用一種欣賞而又懷疑的眼神望著自己,令狐滈立即收斂了自己的那種飄飄欲仙的享受,“大詩人白居易,你知道不?”

“知道,知道,白居易不就是樂天先生嗎?”周卓說道。

“對對對,就是樂天先生,他也是很喜歡逛這個胡姬酒肆的,有一天喝完酒,唱完歌之後,白居易當下揮毫寫下了《胡旋女》一詩。”

嗯?

白居易也喜歡逛這種地方?

我咋就不知道呢?

歷史書上也沒有說過啊!

一聽這話,白居易那高大的形象在周卓的心目中轟然倒塌,一個讓我學了他多年詩詞的大詩人竟然喜歡來這種地方,這算是咋回事呢?“竟有這事?位列大唐文人第三的樂天先生也喜歡逛這種地方?而且還為此寫下了詩歌,我咋不知道呢?”

“看看,年輕不是,樂天先生確實為此寫過詩歌,我念給你聽聽。”

說罷,令狐滈捻著鬍鬚,吟唱道:

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

弦鼓一聲雙袖舉,迴雪飄颻轉蓬舞。

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

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

曲終再拜謝天子,天子為之微啟齒。

胡旋女,出康居,徒勞東來萬里餘。

哦,原來是這樣的詩歌啊,我還以為老白寫的是一首淫詩呢?原來人家是從正面描寫胡旋女的,看來我又想錯了。

對不起啊,老白先生,如此有名的詩歌我都不知道,對不住您老人家了。

等我下次投胎一定好好學習您老人家的詩歌,保證是學富五車,學貫古今。

看來讀書少,真的害死人啊!

自從來到大唐之後,周卓唯一感到難受的就是自己的知識文化程度太低了,時不時就會流露出自己的知識欠缺的一面來。

說著,聊著,令狐滈一行來到已經訂好的雅間“疏勒間”。

之所以叫做“疏勒間”是因為這些胡姬酒肆的胡姬們雖然來自西域,但畢竟此前都是有國家的人,當時的突厥、吐谷渾及龜茲、于闐、焉耆、疏勒等西域三十六國居留長安的人很多。

為了懷念自己的家鄉,於是便在“胡姬酒肆”裡給這些雅間起上一個能夠懷念起自己國家的名字的,看到它就等於看到了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