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警告(第1/2頁)
章節報錯
“前輩息怒,小的沒有那個意思。”鄒捕頭聞言,頓時心裡一驚,同時他也意識到話裡的不妥之處。
“那你是什麼意思?”李元面無表情的問道。
“小的……”鄒捕頭頓時慌了神,攝於李元之威勢,一時間百口莫辯。
“這些銀兩,既是不義之財,當用於城中百姓,你如今用來孝敬於我,豈非陷我於不義?”
見鄒捕頭支支吾吾的樣子,李元生冷斥責道。
“前輩,您有所不知。這些查抄收繳的銀兩,必須要收歸於官府,然後上報給州郡。就算縣令,也無權處置。
可經過層層上報之後,這些銀兩很大一部分,均落入了州郡官員手中。想要用之於民,是不可能實現的。”被李元這一斥責,鄒捕頭被嚇了一個激靈,連忙帶著哭腔,向李元解釋了一番。
“這些州郡官員如此貪得無厭,莫非朝廷就不管管?”聽聞這一事實,李元皺了皺眉,隨即問道。
“前輩有所不知,現今朝廷,權貴當道,若非涉及自身利益,哪裡會管平民百姓的死活?”鄒捕頭回道。
聽了鄒捕頭此言,李元對當今世道,似乎有了一番新的認識。
“前輩,這些銀票,是小的瞞著劉瑾大人,私自扣留下來的。前輩身懷絕世武功,又經營著武館,想必日後定有用的上的地方,還望前輩能夠收下。”鄒捕頭語氣誠懇的勸說道。
經鄒捕頭這一提醒,李元想起了自身的狀況,他雖有前身父母留下的數百銀兩,可隨著日後招收門徒的增多,每日的花銷必然增加,數百銀兩恐怕也堅持不了多久。
若有鄒捕頭獻上的這數萬銀兩,確實能解決當下的難題,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他不必再為銀兩之事煩憂了。
而且這些銀兩,若鄒捕頭所言屬實,與其讓它們落入貪官汙吏之手,倒不如拿在自己手中。
至於將其散於城中百姓,李元可沒有閒工夫去做此事,猶豫了片刻,李元接過了鄒捕頭奉上的銀票,並對鄒捕頭說道:
“這些銀票我收下了,日後若遇見困難,可來城東百里外的飛雲山尋我。只要不違背仁義道德,我可出手一次,助你渡過難關。”
“多謝前輩!”
鄒捕頭聽到此言,臉色頓時大喜。
他之所以冒著風險,扣下數萬銀票,然後孝敬給李元,不正是想與李元攀上些許關係嗎?
“行了,你若無其他事情,就自行離開吧!”李元又怎麼會看不透鄒捕頭的心思,這數萬銀票,為其出手一次已經自己的極限了。
在李元下了逐客令之後,鄒捕頭便一臉興奮的離開了。
而李元也返回了房中,然後上床休息。
一夜無事。
次日一早,在吃完早飯後,李元帶著林桁與郭懷二人,一起走出了武元館。
考慮到飛雲山距離清原縣城有段距離,往來恐有不便。
於是在離開之前,李元帶著兩人,來到城中此前去過的米店,足足購買了上千斤糧食,幾乎將米店庫存的大米一掃而空。
在眾人不可置信的眼神中,李元大手一揮,將十幾袋大米收入系統儲物空間。
如此驚人之舉,讓在場所有的人直呼遇見了“神仙”。
林桁還好,他對此已經見怪不怪了,可郭懷哪裡見過這般神異的手段,一時間把李元奉為天人。
然而李元卻渾不在意,帶著林桁與郭懷迅速消失在街道人群中。
緊接著,李元如法炮製的在城中採購了各類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肉食蔬菜。
隨即領著兩人,從東城門走出清原縣,再向飛雲山所在的方向趕了過去。
縣衙大堂。
劉瑾屏退一眾衙役捕頭,唯獨留下了鄒捕頭一人。
“鄒捕頭,你可知本官為何留下你一人?”
眾人屏退後,大堂裡恢復了安靜,劉瑾端坐於堂上,一邊翻閱著手裡的卷宗,一邊緩緩問道。
“下官不知,還請大人明示!”鄒捕頭表現得十分鎮定,心裡卻有了一絲緊張。
“巨鯨幫八大堂口,其中三處由你帶隊查抄,查抄銀兩一共七萬餘兩,均攤下來一處堂口才兩萬餘兩。
而其他五處堂口,查抄的銀兩總額將近二十萬兩,平均每個堂口五萬兩左右,如此大的差距,鄒捕頭就不想向本官解釋一下嗎?”
劉瑾說完,合上了手裡的卷宗,然後直勾勾的看向鄒捕頭,眼神裡多了幾分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