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御史
章節報錯
竟然真有人膽大包天敢刺殺當今天子,天光帝沒有再繼續待在泰安山,甚至鑾駕火速下山後,連泰安縣都沒逗留,而是立馬連夜回到凌昌府的沈家園。
隨行伴駕的那些群臣,就好似商量好了一般,在鑾駕回到沈家園後第二天,紛紛上摺子彈劾。這裡就屬幾個專職彈劾官員的御史蹦得最厲害。
在大啟,能當上御史的,大多在朝中人緣不是太好。畢竟身為御史,主要職責之一便是監察朝中官員,一旦發現官員品性不端,收受賄賂什麼的,就參奏。
所以程仕遠很清楚,以劉御史這個老匹夫為首的諸位御史,雖說大多耿直不怕得罪人,要說沒點私心,傻子都不信。尤其是那個領頭的劉御史,堪稱大啟天光劉三本。
就因為這傢伙,自打坐上了御史這位置,雷打不動每日三本。天曉得這老匹夫究竟哪裡找來那麼多的素材,上至天光帝,下至朝中諸大臣,基本都被劉三本點過名。
以至於劉御史家的家生子每次出門買菜,都跟做賊似的,生怕一個轉身不注意,就被那些被參奏的官員家的那些小廝給套了麻袋狠揍一頓。
事實上,這些年還真沒少捱揍。
偏偏劉三本樂在其中。據說這劉三本隨身帶著個本子,閒暇時就喜歡換身尋常百姓的衣裳,然後去京城幾個小茶館溜達溜達。小茶館這樣魚龍混雜的地方,每天人來人往的,還別說真能收集到不少瑣碎的訊息。訊息有真有假,不管真假,劉三本都會記錄下來,轉身派人核實一二。
一旦核實了,劉三本就會記錄在另一本本子上,隔三差五拿出來“鑑賞”一番。每天更是韓信點將般,隨即抽取其中的三位主人公,上朝時參上一本。
趕上運氣差的,一個月下來沒少被“點名”。如此這般,劉御史家的那些家生子出門能不捱揍?!
要命的是,劉三本幾位御史早將生死拋之腦後,也壓根不在意得罪人太多,回頭自家崽子將來在婚事上被諸多嫌棄。
甚至,並不誇張地講,這些個御史心裡還盼著“死而博四諫之名”,忍無可忍的天光帝一怒之下處置了自己,這樣就能一頭撞死在每日早朝的乾元殿上,名留青史。
至於逼死御史的天光帝回頭在後世史書上會留下怎樣的一筆,還真不在這些個御史考慮範圍內。
誰讓歷朝歷代,這御史就是個刺頭,潛規則就是除非存在明顯重大的問題,比如故意借彈劾機會公報私仇之類的,皇帝都不能輕易處置御史的。
畢竟御史職責所在就是彈劾糾察朝中官員過失諸事,上諫君王下糾群臣。
程仕遠上輩子時,倒也跟劉三本幾個御史打過交道,是真沒少被彈劾。這次得知竟然劉三本也下場了,著實有那麼一丟丟的意外。
應該不能啊,自己當知縣這幾年裡,不管是臨平縣那邊,還是現在的泰安縣,還算勤勤懇懇的,最起碼在當地老百姓那邊口碑還是不錯的,沒被罵“狗官”。
程仕遠摸了摸下巴,開始琢磨那些個朝臣,能參奏彈劾自己那些罪名。
程仕遠思前想後許久,大致也就是天光帝來泰安縣這邊祭天這事上能做些文章。
“這些人一天天的,淨找事,我瞧著就是太閒了!”顧琬聽說後,倒是一丁點都不擔心她那夫君會因此不僅丟了烏紗帽,弄不好項上人頭都保不住。
“你就不怕,嗯?”程仕遠長臂一伸,便將顧琬都摟進懷裡。正窩在顧琬懷裡,享用早餐的大胖小子小拾頭不樂意了,開始哼哼唧唧的提出抗議。
“別鬧~沒見你崽子正喝奶呢。”顧琬嘴上雖這般說著,卻很是自然地靠在了程仕遠身上,“你小心著點兒,若真有個萬一,我一定帶著你的崽子改嫁,不讓他成為沒爹的野孩子。”
“……”程仕遠嘴角微抽了一下,狠狠地咬了懷中小媳婦一口後,這才抬腳出了屋子。跟隨在特意過來宣天光帝口諭的高公公後面,去了凌昌府。
到了沈家園,見著了天光帝以及諸位朝臣後,程仕遠這才知道,原來他這回還真罪孽深重。以劉三本為首的御史,外加幾位朝臣,竟然短短一晚上,就收羅他好幾大罪責。
這幾大罪責,只要敲定實錘一個,基本就是掉腦袋。若天光帝能開恩,估摸著也免不了褫奪功名,貶為庶民後,流放西北邊關。弄不好終身都沒法再回祖籍。
所以那些個亂七八糟,甚至都不曉得哪裡挖掘出來的小罪名,就顯得有那麼一丟丟無足輕重了。
程仕遠被彈劾參奏的第一條大罪:收受賄賂。
基本在場所有人,都知道程仕遠爹孃雙亡,家境相當貧寒。親爹程望是個獵戶,在世時條件或許尚可,自打沒了後,程仕遠這個不事生產,只是埋頭苦讀的傢伙,基本就是飢一頓飽一頓。沒餓死,那便是老天爺垂簾,村寨的百姓善良。
可程仕遠才考中探花,當了幾年的知縣,就積攢下不少家業。比如清水縣城,給長樂縣主的聘禮裡,就有一處連著店鋪的一進宅院,這宅院目前估價少說也要四五百兩銀錢。
這銀錢哪裡來的?還不是魚肉百姓收受賄賂所得!畢竟正六品的知縣,每年加上各種福利補貼,也就百餘兩俸祿而已。至於之前在翰林院當從六品編修,那俸祿就更少了,畢竟翰林院是個清水衙門。
“據微臣短短半日的調查,程知縣名下至少還有三個鋪子,價值上千兩,單是這筆銀錢,就抵得上小小的知縣起碼十年的俸祿!這些銀錢如何而來,希望程知縣能陛下老實交代一下!”
程仕遠是一丁點也不發怵,反而微抬起頭,悄悄看了天光帝一眼,見天光帝正在低頭打量著他,便沖天光帝眨了眨眼,似乎在問天光帝到底要不要老實交代一下銀子從何而來。
其實吧,早在天光帝住進泰安縣縣衙這大半個月裡,就已經簡單的弄清楚了程仕遠的發家史。為何能在短短不到幾年時間裡,這般快速積攢下可觀的家業,無非是大灣河村後山發現的那些銀錢。
那銀錢應該來自那位逆王隱藏起來的寶藏。
當然,程仕遠並沒有拿太多,大頭甚至都已經交給了天光帝。天光帝早在那天得知具體位置後,便派了親信,就是那個此前暗搓搓調查事兒的影衛頭頭,帶著人悄悄回了大灣河村。之後,這影衛頭頭傳來了訊息,也證明了那地方,的確很有可能就是逆王隱藏起來的寶藏。
這不,現在還在努力挖嘛,據說已經挖到一些零碎的金疙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