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誰又能想到,這份期盼壓根沒持續太久,在大年初一時就被一道聖旨給打破了清晨的平靜。

依舊是那位高公公負責宣聖旨,甚至這位高公公回到京城真沒休息幾天,又被皇帝指派到臨平縣。真真是倒黴催的。

但這事兒顯然是不能怪程仕遠的。畢竟他中秋過後趕到臨平縣這邊,雖說很快跟錢縣丞對接了工作,之後旱情雖說並未結束,可還算順利地將前任留下的爛攤子給暫且擺平了。

至少那些倖存下來的村民,大多都安頓好了。

至於怪顧琬,那就更不能了。要說也是錢縣丞能力不錯,妥善了處理了那些不幸的遇難者,讓人多次撒石灰消毒,這才避免了災後即有可能發生的疫情。等到顧琬跟在程仕遠後面,來到這臨平縣後,又幫著查漏補缺,將那疫情徹底掐死在萌芽狀態。

最多也就是之後去了漁村收購海鮮,招了人簡單加工成海產品。跟沈文忠合作,給漁村百姓多少增加了些收入。

沈文忠這一趟,說是將海帶這些海產品銷到府城,卻是暗搓搓找到了沈氏本家在府城的一個鋪子管事。那管事,此前便成沈家老爺子關係不錯,前幾年在沈家老爺子的帶領下,沈文忠跟這位管事也曾斷斷續續地接觸過幾回。

這次,沈文忠思前想後,到底還是拿出了顧琬此前偷偷遞給他的杜府拜帖。

這不是就是這麼巧合嘛。

顧琬的三嫂杜娟那親孃,那位杜夫人,是沈家本家嫡出的女兒。至於臨平縣這邊的沈家老爺子一脈,雖同姓沈,到底已經出了五服。自然沒法跟江南前首富的沈家相比。

沈文忠借用了這張杜府拜帖,由鋪子管事引薦,將一整車的海產品,順利運到了江南。有了前首富的沈家在背後支援,何愁不能財源廣進?

哪怕暫時丟了大部分的利益,那些人脈關係,總歸是千金不換。

比起此前的單打獨鬥,將海帶這些海產品運到府城,然後分銷給其他外地商販,不止費時費力,還得自掏腰包上下打點,最後到手的利益只怕未必有跟前江南首富沈家合作,賺的多。

這便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吧。

五寶妹妹,果然是他的貴人呢。順利回到臨平縣的沈文忠,不止一次這般美滋滋地想著。

沈文忠並不知道,他所提供的那一車海帶為主的海產品,讓前江南首富的沈家現任家主,給大半運到了西北邊疆。

在每日必需品鹽里加碘之前,為何沿海地區的百姓,尤其那些出海打魚為生的漁民,不存在大脖子病,那是因為常年吃海帶這樣的海產品。

而內陸的百姓,尤其西北邊疆地區,因為遠離大海,或多或少身體都缺碘。使得當地百姓那脖子,一個比一個粗。瞧著不美觀還是其次,缺碘對身體的影響可不單單只是脖子粗大。

所以得知多吃海帶這樣的海產品竟然還能避免粗脖子病,沈家現任家主便沒有猶豫,雖比不得官家那八百里急報,速度卻也不慢。

要說邊關將士食用海帶後,立馬讓大脖子變細是沒可能,卻也明顯改善了一些此前一直疑惑不解的症狀。

如此一來,真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邊關守將身邊的監軍,將這事兒很快上達天聽。

而這時後宮的皇后涼涼,因為此前無意間品嚐到了顧琬給高公公準備的那些月餅,覺著甚至不錯,便讓御膳房嘗試著也制一些。那曾想,翻車無數後,即便外頭看起來似模似樣,挺像那麼一回事的,味道總歸不對。

皇帝雖說有後宮佳麗三千,哪怕最近幾年斷斷續續有嬪妃夢熊有兆,到底不如皇后涼涼在心目的地位。若不是皇后涼涼不想勞命傷財,皇帝弄不好真會將顧琬給弄進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