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娘,終是我對不住你啊。你說的一點兒都沒錯,那小子就是……”

“現在說這些,還有啥意思。”也不等顧秀才將話說完,顧方氏便擺了擺手直接打斷了,“也不曉得乖寶得在山上待多久。不會真要當一輩子的道姑吧。”

“不會,一定不會的。”顧秀才只能這般寬慰道,其實心裡也沒底。

但這一次顧承簡是真傷到了顧秀才,顧秀才前思後想了好幾天,覺著必須給點教訓。於是等身子大致康復後,特意回了一趟大灣河村,便將族裡的幾位族老,以及顧老爺子聚到一處,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顧秀才無中生子,堅持說他跟前頭的顧沈氏還有個長子,叫“顧承箜”,剛生下就夭折了。現在年紀大了,越發覺著得為這個長子做點啥。於是,就想將顧承簡的兒子顧晟過繼給這個夭折的長子。

至於顧承簡這個不孝子,屢次忤逆不孝,觸犯家規,當街毆打親兒險些致死,不如除族!

聽到顧秀才這般說,難得清醒一回的顧老爺子當即反對,那可是他嫡親的大孫子。可架不住老爺子的腦袋瓜子時靈時糊塗,轉眼的功夫,又迷糊了。顧家幾位老祖也懶得多計較,便低頭商量了起來。

沒多久便有了結果。

甚至比顧秀才原本設想的還要妥帖。既然顧秀才咬死了自己還有個早夭的長子,那就多個小子唄。顧家祖墳那邊顧三郎的衣冠冢還沒刨去呢。顧徐氏還是顧三郎八抬大轎抬進顧家的婆娘。至於顧承簡,按序變成四郎,不過因為被家族除名,這個四郎還是顧二哥的。

也就是說,顧秀才無眾生子,多了個顧承箜,排行三郎的長子。顧徐氏依舊是長房媳婦,她所生的三女一兒沒變。因為顧三郎已經戰死在邊疆,有顧家祖墳那邊的衣冠冢為證,所以真成了未亡人了。

至於顧承簡,家族除名了,以後不再是顧氏子孫。不管榮華富貴還是貧困潦倒,都跟顧氏一族,跟顧秀才一家沒大關係了。

這般唯一的好處,估摸著還是那位貴人家的庶女,勉強能算是正妻了。

許是生怕自己後悔,顧秀才當天便陪著三老祖去了趟清水縣衙門,找到管理戶籍的書吏,藉口家中族譜不幸讓雨水打溼,需要重新謄抄。

如此一來,不管是族譜還是戶籍,顧承簡都不再是顧秀才的兒子。

後悔不?

顧承簡是否後悔暫且不得而知,反正顧秀才修改完,只覺著整個人輕鬆了不少。

回到大灣河村後,顧秀才將顧二哥跟顧三哥叫到了身邊,簡單地提了一下處理結果,隨後便讓顧二哥將顧顯顧旦兄弟倆留下,順便讓他將顧馮氏送回馮家。

已經健康不少的顧四丫,顧馮氏若想帶回馮家,那便帶走!總之不能再繼續留在家裡!

哪怕現在分了家,顧秀才依舊有權利教訓自家的崽子。

之所以留下顧顯顧旦兄弟倆,也只因為顧秀才前段時間病了一次後,明顯感覺到了自己個兒的身子骨不比從前,便辭去了杜府書院夫子的差事。既然得了空,便可以親自給顧顯顧旦兄弟倆啟蒙。

原本還幸災樂禍看戲的顧馮氏做夢都沒想到,最後遭殃的竟然會是自己。而這一次,不管她如何哀求,甚至用懷中的顧四丫要挾,都不再管用。

顧四丫到底還是被顧馮氏丟棄在了顧家。

等到被困在蓮花峰上的顧琬,從顧方氏嘴裡得知被送回馮家的顧馮氏不見的訊息,這都過去好幾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