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可是連著好幾年都有災呢,趁著現在存下足夠的蔬菜,這才是正事。

江禾曦家裡,杜嫂子,杜婆子和江奶奶,並兩個丫鬟,都是勤快人,而且都喜歡曬乾菜。

大夥每日都去地裡摘菜回家過水,再放在竹蓆上曬乾。

這個時節,山裡也到處都是吃食。

其中,竹筍等,都是眾人曬菜乾的物件。

大夥農閒時間,就一起進山,滿山挖山筍,等一大揹簍一大揹簍挖出來,再回家把竹筍剝好皮,每日都能曬不少的幹筍。

除了幹筍,大夥在年前種植的土豆這個時候也長了出來。

把土豆挖出來,再費一些柴火煮熟,再撈出來曬乾。

等到了冬日,不論拿幹筍乾還是土豆乾燉湯,都是難得的一道美味。

事實上,除了菜乾,江禾曦還醃製了不少的鹹菜。

其中,酸豆角和酸筍是必備的。

她特意找了燒窯的人家買了不少的粗瓷缸,醃製了滿滿一個屋子的酸筍。

酸筍拿來煮鴨子或者燉湯,都是難得的美味。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村子裡,又貌似平靜了下來。

而附近的小鎮,集市又開了。

勤快的農人在這片土地經歷一次一次的苦難,又在冬去春來裡活了過來。

在開春的時候發生的遼人的入侵事件,好像做夢一樣。

如果不是榆州掛著遼人的棋子,一切都好像做夢一樣。

因遼人並不出來騷擾,人們也就當事情沒有發生過一樣,在得了新的吃食以後,也會拿去鎮上趕集,和人換一些物資。

日子也就這麼一日又一日的過了下來。

清明是祭祖的時候,江禾曦家裡,除了要給祖父祭祀以外,還要給江長生祭祀。

面對江長生,姐弟四人只要想起了,總有一種心碎的滋味在心裡蔓延。

江禾曦特意帶著弟弟妹妹一起,下了地裡去採集清明草,就為了蒸上一個蒸籠的清明粑粑,用來祭祀。

聽說要去採清明草,江二弟帶著江三弟一起去了地裡翻找。

這個時節的清明菜是最嫩的時候,掐了尖兒放在菜籃子裡,很快就能採上滿滿一籃子。

江奶奶最愛吃刺芽兒,她在江二弟和江三弟出門的時候,跟著追了出來,江禾曦其實也挺饞野菜的了。

她最喜歡採了蒲公英過水,拿清水浸泡掉苦味後,再拿了辣椒油涼拌,乖乖,那滋味想著就讓人忍不住吞嚥。

明明想起去世的親人的時候,心裡生出了幾分酸澀和疼痛,但是因為野菜,倒是又變得好了起來。

江三弟道,「大姐,我知道哪裡有蒲公英,有一大片呢,我們去採去。」

「好啊。」

弟弟們識字以後,現在已經會認藥材了,這些野菜更是認得爛熟。

等江三弟帶著走過一片的空地,地上還真的長滿了蒲公英。

姐弟三人忙掄起鋤頭挖起來。

江奶奶道,「前面那一片林子有刺芽兒,奶去採一些啊。」

因都是附近的土地,沒什麼危險,姐弟幾人應答了一聲,也就由著江奶奶了。

江奶奶只夠得著下面的刺芽兒,後面,還是江二弟等人過去,才幫著把樹梢的刺芽兒採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