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齊魯章丘

那一年,多的還不是鐵鍋,而是闖關東的難民。自1894年甲午戰爭之後,山東大地就風雨飄搖了起來,最先打起扶清滅洋旗幟的山東曹州,卻被清廷利用之後,又在大規模剿滅。

齊魯章丘的朱家峪,當家的朱開山自小練得一手爐火純青的八卦掌,4年前殺洋人鬧了義和團之後,現在又在被官府通緝,闖關東離去之後就杳無音訊。

朱家峪前往魏家莊的路上

穿著一身破舊衣服的朱傳文正站在山樑上,俯瞰著齊魯大地,心裡百感交集。“自己怎麼就來到了闖關東的世界了呢?一點準備都沒有,這電視劇熱播的時候,自己剛好高三,也就零零碎碎看了幾集。”

一身破舊的衣服,全身上下沒有一點兒值錢的玩意兒,這就是現在山東人民的現實寫照。思索著自己腦海中的記憶,自己這是要去魏家莊,找母親的孃家去借糧結婚。

不由的加快步伐。

“咚咚咚。”

按照記憶找到門口有著一顆大榆樹的家門口。

“姥爺,姥娘?我是傳文啊。”

魏家的門關的很緊,敲了半天門的朱傳文忍不住了,藉著門口的大榆樹,翻進了魏家院子裡。

眼前的一幕卻讓朱傳文這個剛來的現代人,身子就軟了下來。

姥爺姥娘倆人直挺挺的掛在房樑上。

強打了打精神,暗暗告誡自己這是視人命如草芥的亂世。

從院子裡找了兩張草蓆,將兩位老人抱下來放在上面。

就出門打聽起了自己的舅舅。

“請問,知道魏永奎去哪兒了嗎?”朱傳文還保留著一些現在的習慣,敲開一家莊戶家問道。

看到眼前人狐疑的樣子。朱傳文就知道自己說話漏了餡兒。

又變成了莊戶話,“俺是門口有顆老榆樹的魏家親戚,知道魏家老大去哪兒了嗎?”

“你是老魏頭的親戚?”

“俺娘嫁到了朱家峪,我是他兒子。”

“這可是造了孽了,魏老大帶著莊戶鬧工錢,李大戶不給,又帶著所有長工去吃李家大戶,被人沉了江了。”

朱傳文聽到這,那還不知道。李大戶將魏家老大沉了江,魏家除了這個嫁到朱家峪的女兒,就沒別的親人了,成了絕戶,兩個老人承受不住打擊。自盡了。

“哎。”朱傳文深深的嘆了口氣。

回到了魏家院子。

回家,這是現在的最明智的選擇。

但是姥爺姥娘也不能就這麼放著。

在院子裡翻了翻,廚房裡找到了2鬥多的小米,17個銅板,還有一些工器具。

就在魏家莊吆喝了起來。

“招工了,1升小米一個人。”

正值齊魯旱災,1鬥小米的價格可是能換一副上好的棺材板兒,但朱傳文隱隱記著,門口的大榆樹就是自己姥爺姥娘給自己準備的棺材本兒。

招到兩個年輕力壯的漢子,三人拿著工具就殺起了門口的大榆樹。

2天時間,做棺材,打墳,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