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嘖,秦穀雨心中那個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小人又開始吃飽了撐的沒事兒幹出來挑事兒——哎呦喂,瞧瞧人家,多金貴,連被褥都是綾羅綢緞。再瞧瞧你們自己個兒,連一件多餘的好衣裳都沒有,一臉的窮酸樣。

秦穀雨眉目不動,神色平靜地將被子抱回了堂屋。

莊小山則在秦穀雨之後和楚懷英一起拿了些車上的雜物才回了堂屋。

司徒觀瀾和楚懷英都有不算短的軍旅生涯,所以出門辦事的時候也比較講究輕車簡從,因而車上的東西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沒有多少,一會兒的工夫也就收拾妥當了。

秦穀雨和莊小山商量要給家裡存水,那麼傻大個兒家裡的兩隻水桶是必然要帶的,還有就是秦穀雨的兩隻水囊和司徒觀瀾她們本身攜帶的水囊。

同時,還準備利用這次去樹林的機會再往回拿一些水果和魚秦穀雨又建議莊小山再從家裡找一找大一點兒的口袋或者是竹筐之類的,莊小山找了找,只找到了一塊兒比較結實的老粗布和一隻不算太大的竹筐,雖然不太合心意,但是也聊勝於無吧。

只是臨出發的時候秦穀雨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是一年中溫度最高,天氣最熱的夏季,水果可以摘一些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儲存,但是魚抓回來就沒有那麼簡單的儲存方法了。

養活魚的話,沒有那麼多水。只能是想想怎麼儲存。現在這個條件最好的方法就是曬魚乾了。不過,曬魚乾需要大量的鹽,不知道傻大個兒家裡有沒有這麼多的東西呢。

“秦小魚,你過來!”秦穀雨剛準備問一問莊小山這件事情,西廂房門口就冒出了一顆毛茸茸的小腦袋,原來是丫頭睡醒了。

“怎麼了?”秦穀雨從椅子上彈起來,走回西廂房門口。

“你進來,我和你說點事兒。”丫頭一把把秦穀雨拽了回去。

“你們是不是又要出去了?”看著小丫頭閃閃發光毫無倦意的眼睛,就知道,她十有八九沒有好好午睡。

“嗯,正好借了那兩個人的馬車,從樹林裡再找些水和吃的回來。”既然她已經聽到了,秦穀雨也就沒有隱瞞。

“帶上我唄!”丫頭是個坐不住的性子,今天上午在家裡等待秦穀雨她們回來的時候就抓耳撓腮的無論如何安靜不下來。

“不行,”秦穀雨早就想過了,雖然司徒觀瀾的馬車看起來挺大,但是要坐她自己、莊小山還要放那些水桶、竹筐什麼的,想要多拉一些東西,就得少帶人,這是常識。

雖然秦穀雨的回覆是相當的斬釘截鐵,但是丫頭也不是個輕易放棄的人,開始軟磨硬泡,最後,連她走著去,又雙手綁著往回拿東西的話都說了出來。

然而,涉及到這種原則問題,秦穀雨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鬆口的。

如果帶了丫頭過去,人是去了,但是兩手能搬多少東西回來?還不值得走那麼遠,費那個力氣呢!所以,答案只能是一個——不行。

最後,丫頭看到秦穀雨這塊鐵板,自己踢得都腳疼了,還是沒有提出個結果來,只能是恨恨的轉了臉一個人窩在牆角生氣悶氣來。

“這次情況特殊,等到我們去了京城,我一定帶你去使勁兒轉轉,帶你去逛街,去看最好看的雜耍,你想要什麼東西,就給你買什麼東西。”秦穀雨看著丫頭不高興了,趕緊說好話哄她。

“哎——”秦穀雨在心裡悄悄嘆了口氣,心好累,天天來這古代哄孩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兒啊!

丫頭一直板著臉不說話,知道看著秦穀雨給自己許諾了那麼多,臉色才慢慢的從多雲轉向了晴朗,沒再和秦穀雨賭氣。

“那你一定要說話算話,我長這麼大還沒去過京城呢,你一定得給我好吃的,好玩兒的,最好還要帶我去茶樓裡全京城最好的說書人講故事,我還沒有坐在那裡聽人講過故事呢!”丫頭絮絮叨叨的說了很多,秦穀雨都笑眯眯的一一應下。

“魚兒,你又要出去了嗎?”秦穀雨和丫頭光顧著說話,都沒有注意到秦娘也醒了。

“娘,你醒啦?”秦穀雨先來到炕沿邊兒上幫著秦娘整理了一下稍稍有一點李凌亂的頭髮,然後簡單的和秦娘說了一下她們的打算。

“娘,您也看到了,莊小山他們幾個孩子和一個老人生活在這裡,挺可憐的,我想著今天正好有這兩位借宿客人的馬車,能再去找些吃的喝的,您和丫頭在家裡等著,我們很快就回來了。”

如果放在前兩次,秦娘一定是兩眼泛起點點溼意,百般不願秦穀雨離開。

可是,她雖然神思有些混亂,但是畢竟骨子裡還是個善良的人,所以,在秦穀雨再三保證很快就會回來之後,就很聽話的待在了莊小山他們家裡。

秦穀雨從西廂房裡出來的時候,正好,莊小泉和傻大個兒也在門口和莊小山說這些什麼。

莊小山看到秦穀雨出來,還專門給莊小泉指了指西廂房這邊,想來是在吩咐莊小泉多照顧一下這邊秦娘她們的動靜。莊小泉和傻大個兒齊齊點頭,秦穀雨心下安慰,善意就是這樣在人與人之間流淌的。

“準備好了,就出發吧,現在差不多申時了,再磨蹭下去時間就不早了。”楚懷英和司徒觀瀾說了幾句話直起身來衝著秦穀雨和莊小山說道。

秦穀雨和莊小山應聲好,一起朝著門口走了出去。

等到兩人坐上馬車的時候,莊小山才發現秦穀雨背的包比早上那隻要大了不少。

“你這包袱怎麼和我們用的不太一樣。”莊小山看著秦穀雨放在身側的旅行包一臉的好奇。今天上午的時候,他就想問了。

其實不光是莊小山,司徒觀瀾和楚懷英也注意到了秦穀雨的揹包。

剛剛還沒出門的時候,司徒觀瀾和楚懷英兩個人討論的也是秦穀雨的揹包。

當然,他們和莊小山單純為了滿足好奇心不一樣,他們是看到了秦穀雨揹包更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