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痴……漢曹孟德(第1/3頁)
章節報錯
關於斷糧這件小事,其實一開始是冀州牧韓馥提出來,並且當時袁紹是拒絕的。
至於後來為什麼同意,當然是因為作為聯軍先鋒的孫堅太猛了,捷報頻傳之下,看得袁紹心驚肉跳。
此次酸棗會盟他來得最晚,已經失了先機,若再讓袁術把董卓給剿滅了,那他的聲望絕對會反超自己,成為天下諸侯第一人。
而自己,不僅聲望一落千丈,連帶他在諸侯之間的地位也會隨之下滑,之前許攸為他制定的,吞併冀州的戰略計劃,更是無從實施。
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身處被動之中的袁紹,自然不想袁術討董成功。從他被袁術留守酸棗大營,排程糧草的那一刻起,就滿腹心思想搞點小動作。
然後,韓馥就提出了斷糧計劃。
這波純粹屬於傳統藝能……
在原本歷史上,袁紹成為盟主後勢力驟然變大,他名義上的頂頭上司,韓馥內心頓時滿了害怕,便經常剋扣軍糧,想要盟軍撐不下去自行敗亡。
如今袁術當盟主,孫堅連戰皆勝,他又線上害怕,強烈建議袁紹斷糧。
韓馥屬於那種典型的胸無大志,卻喜歡高談闊論的名人雅士。此時他坐擁一州之地,既不願銳意進取,也不想喪權失地,只圖苟安現狀。
在韓馥看來,討董可以,但是當下的格局不能變。無論到什麼時候,自己這個冀州牧,依舊得是諸侯中的頂流才行。
現在你袁術居然有打敗董卓的徵兆,這可不行啊!
等你攜大勝之勢歸來,我韓馥還能保住如今的地位嗎?
嗯,先慫恿袁紹把你糧草斷了再說。
袁紹聞言大喜,當即表示贊同,同時心裡冷笑不止。
你韓文節想讓聯軍戰敗,卻拿我袁本初當出頭鳥,真是瞎了你的狗眼!
於是袁紹當著韓馥的面下令斷糧,然後在數日之後,卻揹著韓馥重新給聯軍供糧。而面對袁術派來問責的馬騰,袁紹表示他對此事一無所知,都是韓馥私自妄為。
袁紹此舉,堪稱一石二鳥。
其一,所有人都知道前方戰事吃緊,哪怕僅斷糧數日,對戰事影響也是極大。袁術若因此敗退,袁紹目的達成的同時,還可以把黑鍋扣到韓馥頭上。
就算袁術沒有因此戰敗,也會對韓馥恨之入骨,袁紹則可以以退為進,表示自己辦事不利,請求率兵去前線作戰,伺機立功。彌補之前失去的先機,同時鞏固聲望地位。
其二,斷糧的帽子一旦扣給了韓馥,那他無異自絕於眾諸侯。等討董之戰後,自己謀奪冀州的計劃,會走得更加悠然。
不管你們誰血賺,我袁本初永遠不虧!
所以,袁術令大軍拔營回師的第二天,就迎面碰到了從酸棗押運糧草而來的馬騰。
聽馬騰複述了一遍袁紹對他說的話後,袁術的滿腔憤怒頓時轉移到了韓馥身上。雖然袁紹所言他不怎麼相信,但此次斷糧的罪魁禍首,明顯是韓馥無疑。
袁術為人,向來喜歡憑義氣行事,此時聽罷馬騰所言,便當著眾諸侯的面大聲喝道:“韓文傑枉有賢名,行事卻如此下作!某率大軍拼殺在前,為國盡忠,他卻在後方斷我大軍糧草,以至功敗垂成。如此狼心狗肺之徒,誠可殺也!”
聞言,孫堅當即抱拳,大聲附和道:“盟主所言有理,等迴轉大營後,某願為盟主誅殺此賊!”
作為此次斷糧的頭號受害者,孫堅差點就敗在西涼軍手裡,自然對韓馥恨之入骨。
至於韓馥冀州牧的身份,在孫堅看來,壓根沒什麼大不了的。
類似太守、刺史之類的高官,他孫堅又不是沒殺過,早就習慣了。
州牧這玩意不過聽起來唬人而已,真要下手,也就是一刀的事。
不僅孫堅如此,就連馬騰與公孫瓚也是一臉憤怒,抱拳齊聲道:“願為盟主誅殺此賊!”
“願隨盟主誅殺此賊!”
以劉岱為首的騎牆派,也隨大流抱拳道。
不過這句話到了他們口中,卻改了一個字。
場中沒有開口附和的,除了劉備之外,就只有曹操和張燕而已。
曹操的心思很簡單,韓馥怎麼說也是袁紹陣營的人,袁紹沒明確表態之前,他不好多說什麼。
至於張燕,他對林朝有很深的恐懼與怨念,早就打定主意唯劉備馬首是瞻。劉備沒說話之前,他絕不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