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他也應該出場,不過卻因為要為諸葛珪守孝,導致他只能閉門不出。

但林朝突然到訪,說要帶自己弟弟一起去議事,的確讓諸葛瑾十分吃驚。

去議事沒什麼,但是由林朝親自帶著去議事,而且還是這麼個半大孩子,這足以吸引徐州所有官吏的目光。

從這件事上,也能看出林朝對這個徒弟的重視。

“長史,阿亮還太過年幼,此舉……恐怕於禮不合。”

諸葛瑾當然想讓弟弟去,但還是忍不住拱手勸了一句。

林朝搖了搖頭,笑道:“某隻是想讓小孔明長長見識而已,還上升不到禮法的程度,子瑜不必擔心。”

若是普通人,八九歲的年紀接觸這些東西,對成長並沒有好處。但以諸葛亮之聰慧,還是可以多見識見識的,又有荀彧在側教導,倒不至於出現長歪的情況。

“可徐州百官見此,怕是會有……”

諸葛瑾還是有些擔心。

不過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林朝揮手打斷。

“子瑜,謹慎是好事,但過分謹慎,可就是懦弱了。”林朝看著諸葛瑾,很認真地說道,“在徐州,某還是有些薄面的。”

門外郯縣一條街,打聽打聽誰是爹!

亮仔是我林子初罩著的,誰敢說一個不字?

林朝的聲音不大,但聽在諸葛瑾耳中,卻猶如平地驚雷一般,將他驚醒了過來。

眼前此人,在徐州這一畝三分地上,好像真的不用小心謹慎。

一念及此,諸葛瑾便徹底放心了,遂一拱手道:“長史教誨,在下記住了。”

“這就好,君貢公生前曾將你兄弟三人託付給了玄德公。但玄德公日理萬機,可能無暇顧慮些許小事。以後若有難處,可隨時來找某。”

諸葛瑾再次應道:“多謝長史!”

“好,今日還要議事,某也就不多做停留了。阿亮,走。”

林朝說罷,轉身離去,諸葛亮看了一眼兄長,便跟在了林朝身後。

“恭送長史!”

後方,諸葛瑾帶著幼弟諸葛均又是一禮到底,口中高呼道。

……

等林朝帶著諸葛亮走到府衙門前時,卻還未到開門的時辰,徐州的文臣武將,卻早已在門外等候,甚至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諸葛亮跟在林朝身後,望著這一幕,眼中露出若有所思的目光。

林朝見狀,頓時饒有興致地問道:“阿亮,你在想什麼?”

聽到林朝問話,諸葛亮連忙拱手答道:“回老師,學生想起了《太史公書》裡面的一句話。”

“什麼話?”

諸葛亮望著府衙前的徐州百官,目光中閃過一抹明亮的色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哈哈哈……”林朝仰天大笑道,“阿亮,你瞎說什麼大實話!”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