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

在得知了宛城被圍困的訊息後,孫策並沒有第一時間前去救援,反而有些猶疑不定。

倒不是孫策懦弱,而是他明白自己麾下只有四五萬兵馬,就算全壓上去也於事無補,不僅救不了袁術,連自己都得賠進去。

與曹操相比,孫策正值年少,胸中未成之志,身上也揹負著未報之仇,如何肯為袁術陪葬?

可困守汝南,終究也不是辦法。

正當孫策無計可施時,周瑜卻走了進來。

“公瑾,如今咱們該怎麼辦?”

二人情同兄弟,周瑜面前,孫策從不掩飾自己的情緒。

可此時的周瑜,狀態也不是很好。

自戰爭開打以來,他們一直處於頹勢,周瑜絞盡腦汁,卻想不出任何制勝之法,愁得整個人像是老了好幾歲。

不僅面色憔悴,甚至連頭髮都亂糟糟的,哪還有半分所謂美周郎的影子。

“為今之計,若是伯符你不願救援袁公路,咱們也該另尋出路。”周瑜分析局勢道,“而今劉玄德勢大,咱們雖不能與之匹敵,卻也不能坐以待斃。無論如何,反正不能留在汝南,不然一旦袁術敗亡,咱們便是砧板上的魚肉。”

汝南是袁術的老巢,這裡世家眾多,即便袁術敗亡,這些人也看不上孫策,多半會直接投降。

與其如此,不如直接放棄此地。

“另尋他路,去哪?”孫策開口問道。

周瑜苦笑道:“回江東。”

此時的揚州未經開發,自然比不得中原富饒,但正因如此,地形複雜的揚州卻是暫時避禍的好去處。

“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孫策思索片刻後,便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既然打算返回江東,那就宜早不宜遲。趁著敵軍還在圍困宛城,咱們正好南下,不然等袁公路敗亡,咱們便是想走也難了。”

“不錯,正是此理。不過臨走之前……還要做些準備。”

說到這裡,孫策嘴角忽然露出一絲笑容。

而他口中所謂的準備,其實是……搶劫。

此去江東,很可能此生再也無法踏足中原,不趁著臨走之前幹他一票,簡直對不起自己。

汝南郡中,盡是世家大族,這可都是一群放屁油褲襠的人,問他們借點錢財,豈不是理所應當。

眼下袁術敗亡已成定局,孫策也就沒必要保持克制,直接縱兵在汝南郡中燒殺搶掠。

由於時間緊迫,孫策直接把手伸向了最富有的世家大族,如此才能以最快速度聚斂錢財。

相比之下,這場堪稱為汝南郡世家悲歌的動亂,竟沒有下沉。平民百姓身無長物,倒是僥倖逃過一劫。

天命元年七月末,孫策在搶奪了諸多財物之後,直接率軍南下,跨江而過,返回了揚州,並採取龜縮防禦的姿態。

得知訊息後,徐晃和太史慈當即率軍挺進,收復汝南郡的同時,也見到了那群被孫策劫掠一空,可憐兮兮的世家。

不過等待他們的,卻不是什麼好下場。

孫策雖然狠狠搜刮了一番,但畢竟沒怎麼殺人。

徐晃和太史慈就不一樣了,剛進城就抓捕了一批世家大族,甚至將其中一些人公開處決。

理由很簡單,這些人都是叛國逆賊。

昔年徐州與袁紹大戰,可以算作諸侯爭鋒。

彼時的袁紹,正是大漢的驃騎將軍,而劉備亦是太尉,雙方無論如何攻伐,但都自認漢臣。

就算袁紹戰敗,麾下也能轉投或歸隱以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