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然聽得鄭玄病危的訊息,林朝一時間有些難以接受。畢竟在他的印象中,鄭老頭一向是精神矍鑠的模樣,又怎會突然醫藥罔效。

可鄭益卻告訴林朝,鄭玄患病已有兩三年了,到了今年年初時,便開始連下床行走都要人攙扶了。

林朝這才反應過來,上次見到老師鄭玄已經是七年之前了。

六七年的時間,對於林朝可能沒什麼影響,但在鄭玄這個老人身上,卻充分體現了歲月的無情。

沉痾數年難愈,鄭玄有感自己可能時日無多,心中衡量了許久,才決定派遣兒子前來召回林朝。

鄭玄當然知道林朝在籌劃大事,但作為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鄭老頭想在臨死前見弟子一面,也是可以理解的。

“唉……”

聽完了鄭益的話,林朝臉上的表情逐漸從震驚轉為無奈,最終只得幽幽一嘆。

論年歲,鄭玄如今已七十有四,比這世上很多人都要活得長久了。

論成就,鄭玄一聲授徒無數,桃李滿天下,乃是一代文宗。後又坐鎮羽山學宮,七年下來,得十數萬學子敬重,也算一生無憾了。

唯獨生死這種事情,乃是世間最難過的坎,卻也是不得不經歷的終點。

年過而立之後,林朝對於生死之事有了新的領悟,比以前又看開了些。

“老師他……”

林朝本想問鄭玄現在的身體情況,能不能支撐到自己返還郯縣,但這種話終究不適合說出口,便改口道:“益恩師弟,事出突然,且容某收拾一番。再者你旅途奔波,一路趕來甚是辛苦,且休息一晚,明日咱們便南下返回郯縣。”

這個時代,師徒之間的關係幾乎等於父子。

收到了鄭玄病危的訊息後,林朝縱然有天大的事情也得先放一邊,轉而去看望鄭玄。

可是以這個時代的交通條件,出趟遠門總要提前十天半個月準備,林朝只用一晚上,也算是比較倉促了。

聞言,鄭益拱手道:“聽憑師兄吩咐。”

見他心情低落,林朝便走上去拍了拍鄭益的肩膀,開口道:“師弟不必過於難過,人壽終有盡時。再者老師一生持身守正,桃李滿天下,便是比之先賢也不遑多讓。倘若……也算是壽終正寢,必然青史留名。”

“多謝師兄寬慰,小弟省得。”

言罷,林朝便喚來了福叔,給鄭益安排地方下榻休息,自己卻卻叫醒了已經睡著了荀採。

等林朝把事情說了一遍後,荀採便娥眉微皺道:“老師竟一病不起!子初,可要妾身帶著孩子隨你同歸郯縣?”

林朝搖了搖頭道:“倒不必如此匆忙,某明日與益恩師弟一同先行返回郯縣,你在家中收拾妥當後,再帶著眾人一同南下。反正本來也該回去了,只是……”

本來林朝給自己留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是想將手頭的事妥善處理一番。

北上征伐胡虜是場豪賭,林朝自然要儘可能的準備妥善一些。不僅兵馬糧草要備足,作為跳板的幽州,也必須在自己手中。

所以林朝便想這利用這一個月的時間,親自巡視一番高順和林夕的練兵結果,最後折返的時候,再跟劉虞和公孫瓚好好談談。

但眼下出了這檔子事,林朝不得不立即動身南下。

荀採聽了林朝的安排後,便讓林朝先休息,自己卻起身給林朝收拾行裝,一直忙活到天亮才結束。

第二日清晨,林朝和鄭益在典韋以及三百陷陣將士的隨行下,正式踏上歸途。

……

雲中郡。

自先秦兩漢以來,河套地區都是北方異族入寇中原的重要路徑,素來有兵家要地之稱。

異族強盛時,便會第一時間佔領此地,等待冬日嚴寒時便南下寇邊,藉此機會過一個肥年。

中原強盛時,也會在此地安插重兵,只等青黃不接的春末時,便大舉北上征伐胡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