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大事,向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林朝父親早亡,如今是林朝當家做主。

雖說長兄如父,但劉備派來了自己的叔父,林朝感覺自己也應該請一位長輩出來主持此事。

於是乎,林朝一面將劉元起迎進府中的時候,卻又派人去學宮請鄭玄過來。

當世大儒親自主婚,也算挑不出任何毛病了。

在鄭玄還沒到的這段時間內,林朝陪著劉元起聊天暢談。

不過兩人實在沒什麼共同語言,聊了一會後,劉元起也覺得無趣,再加上簡雍還在旁邊,看上去有政事要與林朝商談,劉元起便笑道:“長史若有要事,可自去忙碌,切不可因老夫而耽擱政事。”

見劉元起如此明事理,林朝又笑著推脫了一番,便留福叔作陪,隨即帶著簡雍前往書房議事。

“子初,主公有言,請你主持上表稱王事宜。”

簡雍自然不必跟林朝客套,來到書房後便開門見山道。

“如此說來,玄德公同意稱王了!”

聞言,林朝面露喜色道。

簡雍便把昨日他與劉備的對話說了一遍,末了卻又提醒林朝道:“子初,雖然主公沒有明說,但某看得出來,建國稱王之事,務必要做得穩妥,不可給旁人留下話柄。”

林朝笑道:“憲和放心,承蒙玄德公信任,某自然會將此事辦得穩妥。”

稱王之事雖是郭嘉一手謀劃,但林朝也是做了準備的。

事情想要辦得漂亮,就得展現出劉備稱王乃是眾望所歸。

如何眾望所歸?

不僅徐州百官要上表,各地士族也要拍手稱快,甚至在外的諸侯們也得上表恭賀,如此方為眾望所歸。

徐州自然不會有人反對,士族方面,也有以孔融為首的青州士族附議,此外林朝還打算請荀氏率領潁川士族上表。

最難得的莫過於最後一點,如何讓其他諸侯同意此事。

徐州如今雖然沒有和其他諸侯撕破臉,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彼此遲早會有一戰,又如何肯為劉備增長聲勢?

不過對此,林朝也有辦法。

當簡雍告辭而去之後,林朝便命張郃請了三個人過來,分別是楊修、陳琳、孫乾。

說起來,孫乾也是鄭玄的門生,不過卻不是那種親傳弟子。

昔年鄭玄在家鄉講學時,孫乾也慕名而去聽講一些時日,遂以鄭玄門生自居,後來得到鄭玄舉薦而出仕州里。

等到徐州準備開設學宮時,鄭玄廣招好友門生,孫乾就在其列。不過他一貫有仕途之志,鄭玄也沒有將他留在學宮中教學,而是舉薦給了崔琰,留在都察院任用。

三人如今就在政務堂,傳喚起來也方便,不過短短半個時辰的功夫,便全都來到。

等三人踏足書房之時,林朝正伏在岸上寫些什麼。

三人見狀也不敢打擾,便侍立在旁。

片刻後,林朝寫完收筆,順便吹了吹紙上的墨跡,臉上卻露出了笑容。

“三位,且來一觀。”

聞言,三人這才湊了上去,認真觀看林朝方才寫的東西。

先不說內容,只看到林朝的字跡後,三人當即便皺起了眉頭,甚至差點倒吸一口涼氣。

好醜……好獨特的字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