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日,各郡縣太守、都尉,縣令等都陸續到了以後,按照會議召開章程大家都各司其職,對食宿等統一要求安排。有大部分的軍政主管都還沒見過秦辰,這讓眾人都覺得新奇無比。

隨著一聲聲高喊:“後將軍張揚到”,“大儒蔡邕到”“幷州牧秦辰到”的聲音先後落下。各位主管才感覺到:這幷州牧、雲中候也有著絕對的威望和手段。隨著州牧府禮官的高呼和主持,大會逐漸拉開了序幕。

只見會場前臺坐著三人,秦辰居中,張揚在左,蔡邕在右。會場下方第一排從左至右坐著閆象、高順、張遼、王璨、顧雍,第二排至後則每個桌椅都有相應的名字,眾人就找到自己對應的名字坐了下來。

秦辰說道:“本官秦辰,奉天子令牧守幷州。在會議之前,本官有幾句話要說:‘自本官任樂平縣令到雲中郡再到這幷州牧,只用了大半年時間,雖然時間短,但本官卻看見許許多多不願看見的事情。民不聊生、食不果腹,居無定所,病無所依,官吏貪汙整個郡縣一塌糊塗。大家都是主政一方的大員、將士。過往的種種我不在追究,但是,做人得講良心。大家都是這窮苦百姓的父母官,卻幾乎都是舉孝廉出身,可能體會不到民間疾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這個時期最真實的寫照。無論大家出生士族也好,寒門也罷,都自己想想,人這一生究竟要留下什麼?其它地方我暫且管不了,但我在所在的幷州必須要民有所食、有所衣,有所居,有所醫。這次的會議關於各個議題大家可以暢所欲言,但今後只要在今天會議上決定下來的,大家卻要貫徹實施。否則,本官的屠刀指不定要指向誰家!’秦辰一股殺氣隨即升起。會議開始吧!”

秦辰的一番話,振聾發聵,甚至讓蔡邕這樣的老學究也偷偷抹淚。大家整個心思變得極為凝重,這一生究竟為了什麼?

整個會場議論,被秦辰的語言鞭策的異常激烈,熱鬧非凡,從軍事到內政,從官吏整治再到民生,高潮不斷,好的建議層出不絕。

蔡邕、張揚也是為這種會議氛圍所感染,不斷地獻言獻計,出謀劃策。而王璨、顧雍則在暫充文官之職,不斷地在討論修改,一條條建議。

整個大會持續了兩天半時間,各地方大員,軍政主管都感覺意猶未盡,滿眼都是興奮,彷彿這種會議真的找到了自己施展才學得好地方。待第三天下午秦辰在州牧府安排了一桌桌美味以後,會議如期圓滿,討論內容和決策都會盡快傳給眾人。

各軍政主官、地方大員都陸續返回以後。州牧府秦辰、張揚之間卻發生讓人意想不到的一幕。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知道秦賢弟志在天下蒼生,若不嫌棄愚兄年齡大,揚願拜賢弟為主公,馳騁疆場,建功立業,名留青史,也不枉這人間走一遭。”後將軍張揚半跪抱拳拜道。

“稚叔兄長快快請起,子平不管是無名小將還是封候拜將,都不曾忘記兄長提攜相助之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兄長有意為這天下百姓,那子平必當不負於兄長。”秦辰託著張揚胳膊將張揚扶起。只聽得書房傳出一陣爽朗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