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上任(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翊鈞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所以大肆調動九邊武將。
這麼大的調動,很多人都擔憂,因為他們不知道歷史上的形勢,就像迷霧一般。
而朱翊鈞知道這些迷霧中的東西。
得知俺答汗率部眾去了青海,朱翊鈞就再也沒有顧忌了,這片迷霧中的事務,並沒有發生改變。
至於會有邊將內心不滿,那就憋著,因為他們沒有大勢,如果是嘉靖朝的形勢,朱翊鈞當然不敢。
遼東方向,朱翊鈞就沒有大動,因為那邊的敵人是土蠻部,和大明處於敵對狀況。
現在京營有八衛,內有馬芳等老帥,外有戚繼光鎮守,地方還有俞大猷等名將可用。
這種機會,錯過了的話,朱翊鈞自己都得罵自己枉為兩世人。
御前營改編這幾年來,頭兩年的將門之後大舉外調,一等的充八衛,二等的充京營,三等的充外軍。
如今更多的中低階將領也熬到了出頭的機會。此次調動九邊,就有大量的御前營的侍衛被派去充任中級將領,
幾個月來,兵部命令不斷,或升或調,整個京城的目光都吸引了。
有明眼人揣摩聖人的思路,最後發出感嘆,皇帝年輕,性子還是衝動,賭性太大了。
萬一那俺答汗出爾反爾怎麼辦?九邊乃重鎮,國家長城,這般不顧軍心亂來,嘉靖朝京城被圍之事可能又會上演。
張居正也不得不出面勸告,人心難測,韃靼出爾反爾之事也多,需要有防備之心,不能輕信。
這些擔憂都是對的,朱翊鈞也無法解釋,只能一意孤行。
如果換成前兩年,他可能還沒有這個威望,如今形勢不同了,他有一意孤行的資本。
見說服不了皇帝,張居正只能搖頭離去。
張居正找到馬芳,請他出面勸告皇帝,馬芳拒絕了,他的想法又是不同。
九邊的確需要大換血,因為弊端太多了。
至於俺答汗出爾反爾,馬芳認為這幾年京營可用,特別是八衛,哪怕俺答汗攻入內地,他有信心率領京營教俺答汗好好做人。
“張公勿憂,無事矣。”
聽到馬芳的話,張居正點點頭,只能如此了。
不光京城文武百官,九邊軍鎮各武將都在觀望,朝廷這事辦的急切,不顧及其他,彷彿走獨木橋一般的危險。
都在盼望著哪一處出事,讓皇帝收回成命。
可惜真的無事。
俺答汗走之前,招來親弟子孫,嚴令他們不得騷擾大明,有損害馬市的行為。
鄂爾多斯,永邵部同樣也收到大明皇帝的封賞,因為俺答汗帶的好頭,各部對於大明的官職,從原先的無所謂,到如今的暗自比較。
幾個月下來,各地將領大變動,大勢已去,皆定。
形勢就是如此。
好的時候,萬事皆容易,而壞的時候,想全力做一件事都寸步難行。
凌雲翼招來八衛將領,選派部隊去遼東,李如松是指定了的,但是話不能這麼說。
凌雲翼先讓眾人說,果然李如松搶先拍了桌子,說自己一定要去。
最後定了楊元和李如松,各率部眾一千人,作為總督梁夢龍親軍,聲勢浩大的上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