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棒槌(第1/3頁)
章節報錯
和幾位國公老將確認了明年擴編事宜,朱翊鈞讓人送走他們。
朱翊鈞算過一筆賬。
皇店改制一年多來已經平穩,可見宮督商辦是行的通的,他也必須觀察一年以上,才敢做出決定。
國家大事,一點差錯就是悔之晚矣,無法推倒重來。
他可不想把原本歷史上的萬曆四十七年,玩到自己手裡就終結了。
計劃中,六家皇店每年平均上繳兩百七十九萬兩銀子。
馬芳也為朱翊鈞算過一筆賬。
擴編後的御前四衛和御馬監四衛軍,每年兵餉在六七十萬兩之間,另外發鹽一斤,每月布兩匹,四鬥口糧。
因為兵餉高,所以免去舊例月糧行糧這些弊端。
另外免士兵家中徭役稅糧這些還不算。
加上馬糧每日十五斤,豆三升,馬伕獸醫等,以及其餘操練損耗,火器火藥消耗,號衣被褥等等。
一年軍費可以控制在一百六十餘萬兩。
這就是朱翊鈞把京營改為募兵制的後果,軍費翻了十翻。
如果有戰事,傷亡稍高,連撫卹等軍費還會翻倍。
也就是說,這八支軍隊,完全是由皇店養著的。
他也只改的起御馬監四衛軍,和擴編御前四衛,至於其他京營,放在那裡先爛著吧。
沒有真金白銀掏出來,說破天也沒用。
不是不想改,是改不起。
一千萬兩銀子,就是給八支禁衛軍預備的。
等需要出動八支禁衛軍,這一千萬兩銀子就是開拔軍費,足夠打兩三年。
朝廷都知道衛所不堪用,為何還用衛所,因為太便宜,朝廷也只養的起衛所。
內廷已經達到收支略有盈餘,兩宮處最近幾年也不用擔心後世,不然一百萬兩銀子打底,他可撐不住。
殷正茂向自己上疏,只要朝廷二十萬大軍如期而至,保證明年秋天前可以平廣東亂民。
“請先生來。”
朱翊鈞準備和張居正商討,明年清丈全國田畝的事宜,這也是張居正的計劃,也是他的計劃。
整頓了人事,才能做大事。
考成法施行近兩年,張居正又提拔了那麼多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京營整頓完畢時,就是東風至。
突然,太監慌張的跑進來。
“張公來了。”
朱翊鈞好奇的看過去。
“領了文武百官,說要面諫皇上。”
“?”
最近自己躲在內宮,啥都沒幹,為啥要諫我?
不行,得躲一躲,先把事情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