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戰王(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安四百四十三年五月初,安王慕容時,暗中勾結丹東王連瑾軒,昭王慕容深,起兵反叛,三十萬叛軍圍攻皇城兩月之餘。
這便是後世史書上最著名的‘三王之亂’!
這是褚玄夜和鳳執此後的人生中,都不願意提起的一場仗,按照鳳執的話說:“這場仗,比守九尾城的那場仗可難打太多!”
西面的昭王是戰場老手,還有一個四大名將之一的呂清;東面則是丹東王連瑾軒,忍辱負重多年,為的就是連皇后和先太子死的不明不白的那股怨恨氣。
任憑鳳執和褚玄夜二人,再如何天縱英才,冠絕宇內,也終究只是兩個二十出頭的少年郎,擋得了洪水猛獸,還擋得了天門崩塌嗎?
眼看著就要到窮途末路的時候,天曆國的十萬大軍有如天降,出現在中州城外,領兵的竟是天曆國王君鳳商。
天曆王君親臨,軍心大漲,又開一戰!
白日一戰,雙方持平。
是夜,軍帳之中,鳳商一生墨青色盔甲,英武不凡。
褚玄夜和鳳執一前一後進了營帳,褚玄夜先開口見禮:“清越褚玄夜,參見天曆王!”
過了一會兒,鳳執才開口:“孩兒,參加父君!”
直到鳳執說了話,一直在看佈防圖的鳳商王君才抬起頭來,看著面前的二人,緩緩說道:“都免了吧!”
“慕容深和連瑾軒,一大把年紀了,竟然合夥欺負兩個小輩!孤,還沒死呢,由得他們在中州城沒臉沒皮的鬧?”語調停頓有度,語氣平緩從容。
自幼時起,便是聽《王侯將相錄》長大的二人,褚玄夜和鳳執意味深長的對視了一眼。
書中記載過四大名將的故事,也記載過四大戰王的故事。
按照大安歷往前推二十個年頭,那是孝仁帝登基之前的故事。
孝仁帝的父親,章懿帝是個喜歡征伐的君主,尤其尚武。於是,在他統治下的大安國土,各處征戰不斷,自然而然的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優秀將星的事蹟。
‘四大戰王’分別是:
景國先宣武王君景權,年齡最長,成名也最早。
瑤光先文成王君銀簡,擅長謀戰,有儒將風雅。
昭王慕容深,作為慕容氏最能征善戰的皇子,頗得先章懿帝君的親傳。
天曆王鳳商,知人善用,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有萬軍陣前仍談笑自如的沉穩,章懿帝君曾誇讚“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