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歌海峽,銀修已經率軍與丹東的十萬水師交戰數個回合,終於摸到了一些戰術。

他們此前都是在平地作戰,這是第一次見識到水軍的厲害,故而進展慢了許多。況且,對方只是拖延時間,拉長戰線,並沒有要同這邊同歸於盡的架勢。

於是,馳援百熙國的這一場仗,打的也甚是傷腦筋!

景幸華轉身,便看到了銀修正在同一位,相貌十分英朗的青年男子交談。很快,那邊的兩個人也看到了景幸華,便朝這邊走了過來。

“百熙南宮燁,參見景王殿下!”百熙國二十萬大軍的統軍之將,南宮燁!

“南宮將軍,無須多禮!”景幸華看著這位面容英俊,身高八尺的武將,即便是一身鐵盔甲,亦沒有擋住他與生俱來的清雅氣質,整個人看上去,就像一件碧玉琉璃八寶瓶,流光溢彩。

聽說,南宮氏在百熙國數代以來,都是以書香世家聞名,只這一代,偏偏出了個南宮燁,自幼習武,天資超凡,成了統領二十萬王軍的大將軍!

“碧沙群島那邊的軍民,都還好嗎?”景幸華問道。

碧沙群島有六十萬餘百熙民眾居住那一帶,這些時日,南宮燁一直駐守在碧沙群島,今日才抽身回到王城,祭拜已逝的王君和世子。

“軍民的安全,暫時可以保證。只是,這丹東水師,不主攻只圍困,實在令人頭痛!”總不至於,這樣防範著年年月月吧!

就算百熙國的軍民日日防範著,但是景國和瑤光的軍隊不可能永久的待在百熙國!

可是,他們強攻,又沒有優勢。

“目前中州那邊形勢未定,我們這裡也形成了拉鋸之戰,這場仗要結束,必須有一個突破口,不能形成一個死局!”景幸華堅定的語氣說道。

另外兩人也緩緩點頭,表示贊同。

好在南宮燁此次回宮,正是與眾人商議對策的:“雙方軍隊對峙月餘,起先我們是沒有防備,所以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損失慘重,將士們又失了軍心,因此一敗再敗!”

說到此處,南宮燁聲音變得自責起來:“我作為百熙的兵馬大將軍,難辭其咎!”

怎麼說呢?其實也怪不得南宮燁。

孝仁帝在世時,因著與謝皇后的恩情,對百熙國多有眷顧,加之百熙國有離歌海峽作為天然屏障,於是讓這一任百熙國生了懈怠之心,十分重文輕武。

百熙國雖有三十萬在冊的兵士,但真正訓練到能上戰場的,卻只有十五萬不到的兵力。

其實百熙要感謝還有個天生反骨的南宮燁,在舉國都重文輕武的背景下,在舉族都是文人書生的門庭裡,偏偏立志要做大將軍!

丹東水師來勢洶洶,百熙的軍隊防備不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雖然一敗再敗,但最終還是守住了王城和碧沙群島,守護了百熙國的百姓!

“勝敗乃兵家常事,南宮將軍身為一軍主帥,若是如此低迷,百熙國要到何時才能擊退丹東大軍?這一個月下來,我方已經摸清他們的戰術,而且我們之前受傷計程車兵,大多數已經痊癒,可以參戰了。只要將軍和王姬能重拾信心,我們何愁不勝?”景幸華對南宮燁說道。

歸根結底,不是兵力多寡之數,而是百熙的軍隊喪失了軍心,而景幸華他們帶來的援軍對離歌海峽的地形不熟悉,又不擅長水戰,所以雙方才焦灼了月餘之久。

南宮燁似乎聽了進去,對著景幸華拱手一拜:“多謝景王指點迷津,某將知道如何做了!”

兩日後,南宮燁和銀修,以及玄紀將軍,各領八萬大軍,同日出軍征伐丹東水師。

點將臺上,一襲白衣出塵風姿,陣前擂鼓為三軍助威。

將士們看清了擂鼓之人的無雙面容之後,一時間熱血沸騰,三軍將士齊身呼喊:“天佑百熙,王姬萬安!天佑百熙,王姬萬安!天佑百熙,王姬萬安!”

對於此刻的百熙國將士而言,沒有什麼能比熙寧王姬親臨陣前擂鼓助威更激勵人心了!

景幸華也看著點將臺上的白衣女子,終於算是活過來了。

熙寧王姬陣前擂鼓助威的訊息傳遍三軍,士氣大振,首開便大勝!

“南宮將軍派屬下來給王姬和景王殿下傳話,三日內必定擊退丹東大軍!”侍衛滿臉喜色的回稟訊息。

這麼久了,景幸華終於聽到了一個好訊息,不由會心一笑,側身去看一旁熙寧王姬的表情:“王姬大喜!”

熙寧王姬吳允徽遂展顏笑道:“與景王殿下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