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報應
章節報錯
“既然是清越王自己種下的因,所以不論是如今這結果,還是將來清越國被青陽鐵騎攻破,都是他們清越的因果報應,與旁人無尤!”銀修話到此處,便是說明瑤光不會插手這件事情了。
景幸華蹙眉:“當時般若林外,孤放走褚玄夜,就是料到會有今日之局面。青陽一旦發難,尚有褚玄夜為關南十八州的百姓,擋住關北戎族的鐵蹄。孤與褚玄夜雖有私怨,但是關南以內的百姓們何其無辜?”
“若是有朝一日,戎族鐵蹄破入中原,中原列國,又有誰能與之一較高下。”字字句句,景幸華髮自肺腑。
中原列國之中,有哪一國敢傾舉國之力,阻攔青陽戎族的猛烈攻勢,若有,大戰之後,也必定非死即傷,接來下又如何在列國中立足。
正是因為如此,這些年列國對青陽才如此屈婉逶迤,不願撕破臉皮,包括景幸華在內。
但是清越不同,清越就是中原往北的門戶,青陽如果要入中原,必須經過清越。這便是清越王君如此忌憚青陽的原因,也是景幸華在般若林中不殺褚玄夜的原因。
換言之,褚玄夜守的不僅僅是清越的城牆,更是中原北門的城牆。
“拓跋忻雖然是天生的悍將,但是他也在幽蘭谷一戰中敗給君上,他並非戰無不勝!”銀修靜靜說道。
景幸華微微一笑,並不說話。幽蘭谷一戰,她先是佔了人數的優勢,又佔了地理的優勢,才僥倖擊敗了拓跋忻,若是再次對戰,她其實並沒有完全的把握!
有一種人,你可以一時擊退他,但卻永遠使他敗服,就好像拓跋忻一樣。
當今四大名將,魏徵已死,僅有慶國的呂清將軍,瑤光的玄紀將軍,青陽的拓跋忻。
拓跋忻是四位中年紀最輕的人,卻排在四大名將之首,足見“金髮藍衣青銅刀,赤眸獨有拓跋忻”的驍勇強悍!
自從拓跋忻‘封神’以來,軍中將士們最經久不衰的辯論,便是拓跋忻的那一雙赤眸和一柄青銅大刀,到底哪一樣最為罕有?
九尾城的戰事已經持續月餘,中州大清殿絲毫動靜都沒有,不知是不是已經看清,此次青陽和清越雙方都頗有破釜沉舟的決裂之勢,萬里之外的天子詔令,並沒有什麼作用。
“萬一只是坐壁觀虎鬥呢?”王宮內的演練場中,豐朔雲今日進宮述職,景幸華於是叫他隨身伴駕。
“兩隻體型不對等的虎麼?”景幸華回了一句豐朔雲。
“君上,幼虎也是虎啊!”不論各位其主的立場,豐朔雲其實挺欣賞褚玄夜的。
“此戰打到現在,怕是維持不了多久了,清越.....快了。”清越國最北之城便是九尾城,九尾城外八百里蘋棣原,蘋棣原後面就是青陽的王城北原城了。
“八百里蘋棣原,青陽士兵的糧食可不好供應,此戰得以維持一個月,已經是拓跋忻的耐心了。”
“那這樣說,清越近日裡就會有動靜了吧。”豐朔雲說這話的時候,景幸華剛射中百米外的一支靶心。“好!君上好箭術!”豐朔雲大為驚歎,不由拍手稱快!
景幸華心情頗為愉悅,準備再下一靶。
“君上,清越使臣求見!”黃旭親自來報!
景幸華伸手接羽箭的手,和豐朔雲伸手遞羽箭的手,同時冷在空氣中。
黃旭抬頭看了景幸華冷掉的笑容,以及豐朔雲訕訕的低頭一怯,心下不由一涼。
“華辛君今日在昭華殿中,讓他代替孤去見吧!”說完,景幸華繼續瞅了一眼豐朔雲手中那支剛遞了一半的羽箭。
豐朔雲立馬察覺到,快速將羽箭交到景幸華的手上。
“好!好....劍法。”豐朔雲這一回聲量低了很多。
黃旭見景幸華已將箭射了出去,卻並不離開。
“還有何事?”景幸華不由問道。
黃旭頓了頓,心中微微嘆了一口氣:“君上,這清越的使臣,恐怕得要您親自去見。”
“是何方人士?好大的駕子,竟非得要我們君上去見!”豐朔雲氣憤填膺的說道。
景幸華似乎察覺到了黃旭的不自然,只靜靜的看著他說完。
“來人進城,手中所持的令牌,是......朝....朝暮....王姬的令牌.....”黃旭邊說邊跪,心中已經冷汗連連!
這一句話讓豐朔雲立馬反應過來,一時在場所有的人都立時噤聲,紛紛低頭,彷彿聽見了不該聽的話,就如犯了大錯一般。
演練場中,長風呼嘯而過,無人看見景幸華瞳孔劇增,一瞬間刷白的臉色,猶如隆冬最白的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