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幸華出朝蔚殿的時候,雨已經停了許久,她卻看到銀修等候在宮門外,手上仍然撐著一把二十四骨的青色油紙傘。

“雨停了。”景幸華輕輕說道,於是銀修將傘面收起來,拿在手上。

“父君,同你說了什麼?”銀修簡短問道,雙眸幽靜。

“說,他今日同你說過的那些事,他剛剛同我又說了一遍。”景幸華柔聲道。“我們先回青沐殿,好嗎?”

景幸華左手撐著下巴,右手撿了一些青竹葉在地上描摹,同銀修一起坐在微溼的臺階上,絮叨那些陳舊的風月往事。

“所以說,四公子其實是宮女所生,然後過繼給了璇後撫養?”景幸華大呼,好傢伙,可以寫個戲本子了。

“嗯,為此事,當年祖父很是震怒。”銀修卻波瀾不驚。

文成君震怒,難道璇後沒有震怒嗎?“那璇後當年沒有鬧嗎,依照她的性子,應該不會善罷甘休!”到底是什麼,讓那樣高潔無垢的璇後,忍氣吞聲接受了一個宮女的孩子。

“不知道,我只記得,那個時候,母親已經開始生病了,但是父君並不來看望母親。”

“璇後認下了宮女的孩子為嫡子,那麼,在世人眼中,你父君的四個兒子,不,六個孩子裡面,有五個是王后嫡出,除了你。”景幸華終於想通了。

這樣精準的算計,絲毫不肯落於下風的做事風格,不愧是璇後。

只是她算計了一生,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卻都突然離世了,無怪乎在銀熔世子意外死亡之後,經受不住打擊,患了失智之症。

“你父君說,想讓你留在瑤光,但是你拒絕了。”景幸華又記起來這個事情。

“我不要他的王位,祖父和母親,也並不想我成為瑤光的王君。”銀修目眺遠方,平靜說道。

是的了,如果文成君想要銀修成為繼承人的話,早在離世之前,不會安排銀修和瑤光的聯姻了。

如果朝蔚夫人願意爭的話,又怎麼會在英年之際,鬱鬱而終。

他們只想銀修平安的活著,或者是遠離瑤光王宮這個是非之地,好好的就行。

“那辛國呢,你知道多少?孤想聽!”景幸華以前對辛國未曾留意過,所以知道的不多,但是因為朝蔚夫人,她現在想多瞭解一些辛國的事蹟。

銀修卻是沉靜了半響,讓景幸華突然自己有些強他所難了,於是開口:“如果,你不想......”

“二十多年前,我祖父任命玄紀將軍率領十萬大軍,攻破辛國衍都,當日辛國王室幾乎都殉於國難,獨獨帶回了我母親。”

當年,玄紀將軍在一年之內為瑤光,連下三國王城,因此被世人列為四大名將,至今仍然令人歎服!

景幸華又想問,為何當年的朝蔚王姬沒有隨王室眾人一同殉國?

銀修說了:“我曾經問過母親,為何沒有一起殉國。她說,有人讓她死不了。”

“我一直以為母親說的那個人是父君.....”銀修眉眼微涼。

“難道不是銀元王君?”景幸華的第一直覺,也覺得應該是銀元王君。

銀修搖了搖頭:“不是。是那個破了衍都城門的珈藍玄十二郎。”

因這句話,景幸華一整個懵住,瞠目結舌許久:“玄十二郎?”可不就是四大名將之一的玄紀玄大將軍嗎?!!!!!!

現在的百姓都知道,瑤光的玄大將軍玄紀一人可敵萬軍,已是《武將錄》上封神的模樣。可是二十多年前的百姓,津津樂道的還是珈藍城的玄十二郎,身姿挺拔,策馬揚鞭,用兵如神,百戰百勝。

大將軍和深宮王妃?不,更早的話,敵國的少年將軍和亡國的幼年王姬?

這又是怎樣一段纏綿悱惻的悽美往事!

玄紀怎麼和魏徵一樣,愛而不得!景幸華腦子一抽,竟然將他們想到了一處去。

“後來,我母親入了瑤光的王宮,因為年幼,被我祖父收養為義女,一直住在宮裡。”

被滅了自己國家的敵國王君收養為義女,這朝蔚王姬的身世不可謂不悽慘。

“傳聞,文成王君待你母親,很是親善!”景幸華嘴上雖是如此說,但心裡並不認同。如果誰滅了景國,還要收她為義女,她一定一把大火把那人及其家眷燒了個乾淨。

銀修突然冷笑了一聲:“祖父心中有愧,撫養了我母親數年,後面又堅持讓我母親嫁給我父君。”

真可憐!景幸華心中說道。

“母親嫁給父君的那一年,父君和王后的長子剛出生,父君本來不肯的,但是他強不過祖父,只得娶了我母親。”銀修吐露出最後一句話,眼角冰涼如水。

如果不是文成王君的野心,和他自我感動式的補救方式,又怎會造就朝蔚王姬一生的悲哀。

等等,似乎哪裡不太對!文成王君和辛國?景幸華突然記起來一件很久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