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議和(第1/2頁)
章節報錯
議事堂今日已經結束,幾位家主率先走出。
到門口的時候,楚離墨突然停住步子,朝身後看了看,一旁的溫家家主關心的詢問道:“楚兄,可是落了什麼物件?”
於是眾人都轉頭看向楚離墨,楚離墨連忙回頭說道:“沒有沒有,只是隨意看一看,我們走吧。”
他們走出門外的時候,鳳執的侍衛西安正在牽著一輛馬車往側門走去。
溫家主見那馬車寬大異常,看規制不像是清越國的工藝,於是隨口問一旁的門衛:“那是哪裡來的馬車?與我們清越國很不一樣。”
門衛看了一眼,便知道溫家主問的是哪輛車了,如實回答:“這輛車是剛剛景王殿下和鳳世子從外間回來的時候乘坐的,看規制應該是天曆的工藝。”
侍衛平平無奇的一句話,卻是楚離墨內心大為震撼,心口彷彿壓了一道巨石,喘不過氣來。而旁邊的幾位家主,聽到景王和鳳世子的名頭,紛紛噤聲,埋頭就邁開大步子,走向自己的馬車。畢竟是幾日前剛以武力攻破他們葉城的敵方女君和世子,自是萬分不願再提起。
只有楚離墨緩緩走著,最後被人扶著坐上了馬車。他們剛剛就差點要見上面了,擦肩而過。
當夜,清梧臺的東院中,景幸華練了半宿的劍,左青鸞就坐在臺階上陪著她,也到更深露重。
次日清晨,清梧臺的侍衛來報信,說瑤光國和清越國議和的大綱出來了,要請景幸華和鳳執一起去做最後的決定。
於是當景幸華踏入議事廳的時候,各國的代表都已經做好了。大安,瑤光,清越,天曆,青陽,還有景國。大安的使臣作為中間人,首先列出了瑤光和清越雙方約定的條例,以及雙方給出的補償,由史官記錄成冊,一共三份,大安一份,瑤光和清越各一份。景幸華他們只是做個見證罷了。
條款中說明,清越國君割據三座城池,給瑤光國作為議和條件。而瑤光給了清越一個水草豐沃的平原,就是之前銀修所駐守的小皋甸,以及三百公里暮滄江的共同管轄權,並且答應退出葉城。
此場戰役終結在葉城清梧臺。
景幸華領兵退出葉城的時候,鳳執問她,是否真的甘心就這樣退出?景幸華聞言,不由的看了一眼鳳執。這個少年人平日裡吊兒郎當,卻總是能看穿她最心底的想法,讓她覺得有些疑惑。
“大安帝君已然下令,景國作為大安的藩國自當遵從,豈有不甘之理!”景幸華如是說道。
“你親率五萬景軍來此,難道不是想見一見楚氏嗎?”鳳執此言一出,景幸華卻沉默良久。而那廂徐司空和左青鸞正在不遠處觀望著,等待景幸華過去跟他們匯合回景國。
那日奉元殿中,屈太傅跟她道出十幾年前的前塵舊事的時候,她就開始恨著楚離墨,咬牙切齒的恨。沒有攻進葉城之前,她心裡時刻都在惦記著如何攻破葉城,殺到楚家,想質問一聲楚離墨。
可是,那晚她練劍到半宿,依舊不肯停下,左青鸞強行拉著她去了楚家。當她們站在楚家大門前的時候,她突然感知到一種不可名狀的悲哀。她母親當年苦求楚離墨而不得,如今她又追來葉城質問楚離墨。問什麼?問他記不記得世界上還有一個女兒,問他是否後悔當年的選擇?
不會!景幸華不是景朝暮,她永遠不會放低自己高昂的頭顱,去苦求一個拋棄自己的人。她覺得悲哀,是因為,美好如景朝暮,這一輩子始終沒有得到夫君的一心一意的愛戀,尊貴如景幸華,這一輩子也無父無母,孤家寡人。
“本君曾經以為,所向披靡便可以萬夫莫當,便可以百毒不侵,可是當我站在離楚離墨,只有一牆之隔的地方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沒有所向披靡,沒有百毒不侵。有的只是,功敗垂成,馬失前蹄。”
她始終跨越不了那道門檻,她可以於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可以雷厲風行攻下城池,但是她卻沒有勇氣站到楚離墨的跟前,跟他要一句話。
回程的途中,左青鸞幾乎不離身的跟著景幸華,即便如此,景幸華同她說的話也不到十句。
“君上,瑤光給我們的答謝禮單到了,聽說這禮單還是銀修公子親自擬定的。”左青鸞將手中剛收到的冊子遞給景幸華,期盼能從她的眼神裡露出一點喜悅之情,但是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