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在柬埔寨停留的時間更久了,足足十天,不像越南那邊的港口,只是租來的,稍微建設一下,做個補給點就行了,這次的港口是白給的,而且還是整個海島,它就是郭一凡前世的富國島(今屬越南)。

這個哲塔二世也不傻,會白白給這麼大一個島,這可是近六百平方公里,跟前世的新加坡差不多大了,就是因為它大,物產還豐富,老被越南人惦記,也打了不少次戰,死了不少人。

高棉帝國已經沒落,金邊王朝覺得守土無望還不如便宜大明人,何況大明的強大他已經見識過了,最主要的是大明遠在萬里,如果他們有實力了可以再奪回來,大大方方的獻島還能討好明人,藉助明人的科技發展自己,如意算盤打得霹靂吧啦的。

郭一凡也不矯情,照單全收,不費一兵一卒,還不用一兩銀子,這麼好的事還從沒遇過,何況這個島的位置重要,名字也好聽,富國島就像說大明一定能夠富強起來,多麼恰當,而且

島上出產煤玉、無煙煤、木材、胡椒,別的不提,煤可是補給中最麻煩的一樣,畢竟蒸汽輪船沒有煤是要罷工的。

島上的居民也不少,都是以漁為業,無聊時采采香料,連蓋房子的木材都是上好的,只是哲塔二世也不要求他們遷回來,畢竟這不重要,他們也故土難離,索性都給大明瞭。

十天的時間還是爭分奪秒的,哪裡夠用,這麼大的島,光五百兵也不夠,足足放了一千人,只要把柬埔寨這邊和越南那邊把住就行,其他的就等朝廷派官員來了,跟開發臺灣也差不多,只不過這裡已經開發的很完美了,地方也小的多,只需要管理。

這次郭一凡又送了一面全身鏡,不過意思是讓哲塔二世多照照鏡子,認清自己,別找不自在,惹怒大明是很不划算的,自古如此,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忙完富國島的事,大軍繼續出發,這次是去暹羅(今泰國),現在屬於阿瑜陀耶王朝統治時期,國王是嵩貪王,大明喜歡叫它大城王朝,他們這個朝廷歷史很長,歷時417年,傳35位國王。

他們是第一個向西方開放王朝,1516年,葡萄牙進入,1598年,西班牙進入,1612年,英國進入,1617年,荷蘭人進入,當然中國人、日本人、印度人、越南人來的更早。

在整個明代,阿瑜陀耶派使臣訪問中國一百多次,最多一年達到6次。從中國那裡,他們得到了當時國際市場上利潤豐厚的絲綢、瓷器,中國也從阿瑜陀耶獲得了沉香、象牙、犀角。

“阿瑜陀耶“是梵語,意為“不可戰勝的城市“,它曾經吞併了素可泰王朝、蘭納王國,連曾經稱霸一方的吳哥王國,也被它玩弄於股掌之中。

只不過他們不懂中國的文化,中國人才懂的道理:別裝逼,裝逼容易被雷劈,就像郭一凡前世買過一輛腳踏車,那鎖特別牛逼,叫“奈我何”,結果一週不到就被偷了,這是被人給奈走了。

暹羅也一樣,都城取個這名,所以一直在被緬甸打,打了差不多一百多年,要不是英國人把緬甸給殖民了估計能一直打下去,都是戰象對壘,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大鼻子下。

他們其實打了三次,第一次被打的很慘,成了緬甸的附屬國,年年朝貢,第二次打贏了,不過代價也大,國王納黎宣都陣亡了,在郭一凡登上暹羅時還在打,雙方激戰於緬甸南部與泰國北部,互有攻守。

其實明史也有記載,萬曆間,敵兵復至,王整兵奮擊,大破之,殺其子,餘眾宵遁,暹羅由是雄海上,移兵攻破真臘,降其王,從此歲歲用兵,遂霸諸國。

而且現在還是他們最強盛的時期,統治勢力北達蘭那泰王國,南至馬來半島的六坤,東面曾擴張到寮國的琅勃拉邦,西抵丹那沙林。

郭一凡登上暹羅也不容易,是一路打上去的,大城王朝可能戰打多了,打習慣了,一看到不明船隊過來,亂箭齊射,射在船殼咚咚直響,然後掉進海里,聽到聲音的毛文龍出來一看,眼睛都直了,這是終於有地方練兵了。

其實暹羅人也很緊張的,北邊還在打戰呢,南方又來了不明的敵人,也不怪他們,即便是西方人過來,行船也慢,還會派小船先過來說明情況,哪裡像大明鐵船這樣,直衝過來,速度還那麼快。

一邊是膽子大,一邊是想打戰,這就叫一把巴掌拍不響,誰讓暹羅人不知趣,鐵船都想撬根釘,還以為他們的拳頭有多硬呢,結果聽見槍響就拔腿就跑,還不是溜得沒影,而是找掩體去了,藏好後又繼續射箭,搞得毛文龍樂開了花。

郭一凡其實也不想動兵鋒的,不過也沒打擾毛總兵的雅興,就看暹羅人是不是會派人過來談判了,知趣就擾了他們,不知趣就宰了他們,大明遠航至今,還沒立過威呢,特別郭一凡準備拿下舊港重新建立宣慰司,正想殺雞給猴看呢,雞來了。

其實船上的兵已經不多了,總共就帶了五千,臺灣留了五百,越南留了五百,柬埔寨更是留了一千,一小半去了,不過三千兵對付暹羅足夠,哪怕是一直打到緬甸都行。

不知道是暹羅士兵瞭解過歐洲的火繩槍,還是毛文龍他們噁心人,總是打幾槍就歇一歇,搞得好像有多累似的,所以談判沒有,對峙一直都在,耐心再好的郭大少也不想等了,畢竟天都快黑了,需要上岸安營紮寨。

就在郭一凡下令之後,毛文龍還沒來得及動手,對面的暹羅軍中就傳來了笑聲,原來是他們的象兵到了,雖然語言不通,但聽聲音挑釁味十足,這讓毛總兵火冒三丈,對著象群就來了一炮,打的還很準,反正郭大少撿到一隻象牙。

沒死的大象跑的比暹羅兵可快多了,連它身上的戰兵也不管不顧,掉下來不少,只有幾人還死死抓著不放,因為他們在象背,太高了可不敢被拋下來,萬一掉下來,不摔成肉餅也容易被大象踩成肉沫。

有了荷蘭人和越南人的比較,這次毛文龍給暹羅兵的評價很高,不錯的對手,值得動手,既然刀已出鞘,那就征服暹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