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意識”,擁有

“納稅心理”,是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基本國策的這三十來年逐步發生,慢慢加強,愈來愈強地完善建立起來。

這不需要做什麼

“深刻研究”,看一看

“人民代表”的組成便可一目瞭然,看一看

“政府工作報告”和

“政治報告”立刻心裡明白——所謂

“民生”,沒有錢的話,純是空談,亦即民主,沒有錢也是

“‘主’不得也哥哥!”李自成是姚老雪垠精心結撰的一部史實體裁小說,大家可以觀玩一下,英雄一世的李自成,已經建立了大順王朝,已經進了北京;滿族只有八萬多,加上吳三桂的人,也不過十二萬人,頃刻之間便擊潰了這位

“闖王”,垮得一塌糊塗,垮得一蹶不振——當然,其他的原因也有,非常重要的是李自成不曉得

“收稅”,不知道這個事要緊!其實我們中國歷史上一些重要的文學作品,早就在反映這方面的

“歷史真實”了,諸如三吏三別,諸如《賣炭翁》、如《捕蛇者說》……假如你有興致,可以翻翻詩書,也就知道社會經濟,對文學有怎樣的影響,也就知道

“滿城風雨近重陽”這詩為甚的只寫出這麼一句。所以,南陽市地方稅局的這本

“書香地稅”送到我手,撫著它,我心中翻起的

“史學情結”真有點不能自己。這麼大個共和國,養活十三億

“百姓”,我們月月領工資養活我們老小,想沒有想到

“錢從哪裡來”這檔子事?這是最應該想的

“小事”,大而抵之,政治之強弱了。國力之大小,民主發展,國際地位之高低,都是由此而維繫,關係保重大。

由這本書,我們可以體味到一個局面,一群默默無聞的基層稅務工作者,他們在那裡不停地埋著頭進行著他們的工作,總結著前進的規程……這裡也浸染著多少汗水,心血和他們對國家,對納稅人的赤誠和熱愛。

他們想請我來寫序,這就是的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