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聞箴言(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人生的長河裡,一個成功之人所達到並保持著的高度,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交織著登攀人一路的艱辛,凝聚著探索者無盡的汗水。
張國臣的新著《嵩山的流泉》(張國臣文集《嵩山的流泉》叢書九卷,2008年11月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叢書共九卷,是數十年來對嵩山少林文化現象進行研究思考的又一心血之作。
其中的《箴言卷》,觀點精闢,意境高遠,文筆清新靈動,透射著思想的火花和深厚的知識積澱,蘊涵著對嵩山少林文化的真摯之情、真知之見、真實之感,啟人心智,催人奮進。
一是真摯之情。真情源於摯愛。摯愛是一種境界、一種氣質、一種心靈的昇華。
作為嵩山之子,張國臣是在嵩山南麓讀完了小學、初中、高中,他記下了數千條在少林地區所聽、所見、所悟的箴言。
這些箴言,也是作者執著的
“嵩山情結”的一個濃縮,讀者可以從中深切地感受到作者高遠的人生追求,對生命、親情、友情、愛情的謳歌與摯愛。
比如書中對母愛的讚美,
“母愛之崇高如大山,深沉如大海,純潔如白雲,無私如天地。那根為遊子縫補過衣衫的慈母線,是世界上最長的線”;
“母親的臉是鏡子的先驅,她的心是水做的,生氣的時候是冰,暖一暖仍然是水”……字裡行間真情流淌,令人感佩。
是啊,人世間的美好都是用母愛鑄就的。在我的歷史映象中,母親的颯爽英姿永遠是我生命中的一個亮點。
我千辛萬苦創作《康熙大帝》,其耐苦堅忍的品格完全來自母親地地道道的家教。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資源是可以再生的,唯有生命屬於每一個人只有一次。
用愛擁抱生命,生命才會有內涵;用情點燃生命,生命才煥發出活力。
從此意義上講,嵩山少林箴言中關於人生、幸福、事業、家庭、愛情、友情的睿智詮釋,正是作者摯愛生命、執著奮進、昇華人生的真實心聲。
二是真知之見。真知源於實踐。再偉大的智慧,如果不能應用在行動上,也將是毫無意義的材料。
嵩山少林箴言不是空洞的、虛妄的說教,而是生動、具體的實踐結晶。
讀嵩山少林箴言,給人的最大的感受是,道理真切深邃,既有激情的飛揚,又有思想的浪花。
作者結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從政治、經濟、法律、管理、治學等多個不同的維度,對前人的思想成果進行了有深度地發掘和提煉,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箴言體系。
例如,
“政治就是權力的體現”;
“法律是人民權利的喉舌,法院是法律帝國的首都,法官是法律帝國的王侯。遲來的正義即非正義,正義被耽擱等於正義被剝奪”,等等,就揭示了權力與權利、法律與正義之間的邏輯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