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渡魂(第1/2頁)
章節報錯
桐鞍真的如世人所猜想的那般,避世隱居了。
不是因為厭倦凡塵,也不是世人的種種猜測,而是因為他無意之中得到了一門秘術,這門秘術就是渡魂。
所謂渡魂就是如果一個人死了,如果他的魂魄還在,可以尋找一個與本人魂魄相近的活人軀體,佔據軀體原有的主人,再一次活下來。
作為醫術絕頂的桐鞍,最開始並不相信這世間有如此逆天之事。但世界之大,誰又說的清楚呢。
為此,為了實驗這個方法的真實性,桐鞍找了一位素人乞兒做實驗。
不曾想,竟然真的成功了,真的可以渡魂。
同時,桐鞍也知道,這樣的禁術是一定不能留存於世間,否則就會在玄門之中掀起腥風血雨。
於是,桐鞍將那乞兒毒殺,從此以後回到師門,避世不出,而此秘術世間無人得知,直到桐鞍的第二個孩子出生。
桐鞍的妻子是桐鞍的同門師妹,二人非常恩愛,在這避世的雲宮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
第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桐鞍非常高興,那時候正是梧桐花開的季節,所以取名叫桐梧,是個非常漂亮可愛的女兒。
幾年後,第二個孩子也出生了,可是孩子天生體弱,幾個月大的時候就奄奄一息,隨時都有可能撒手人寰。
桐鞍夫婦倆想盡各種辦法還是不能阻止死亡的來臨,桐鞍痛恨,憤怒,也自責。身為醫者,他自問自己醫術天下第一,無人能及;身為醫者,他自問從未苛待任何病人,只要自己能救,都是竭盡全力;可是為何自己幼小的孩子會遭受比跟你透過你的折磨他卻束手無策。
幾番思量之後,桐鞍難決定使用禁術救冶自己的孩子。
這是第二次使用禁術,他偷來一個身體健康的孩子,將自己孩子的魂魄渡到那個孩子身上,這樣,他的孩子活了下來。
那是個男孩兒,叫桐恪。
這一次渡魂,為後面的災禍埋下了禍根。
也許真的是有違天道,桐恪從小雖心智有失,但性格怪異,時兒乖巧聽話,時兒又暴戾嗜血。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孩子平平安安的長大了。
女兒桐梧繼承了父親的天賦,也成為了一名醫師。
後來,桐梧外出遊歷之際遇到了一個叫夏晉的男子,二人日久生情,結為連理。
夏晉是一個普通的散修,在修為方面沒有多大的建樹,但是為人忠厚老實,即使對桐恪,也是諸多愛護,當成自己的親弟弟一樣。
夏晉有一個外甥叫時峙,時峙的爹孃在外出夜獵時,不幸雙雙身亡,那時候時峙也就三四歲,還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時峙只有夏晉一個親人,夏晉就將時峙帶在身側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撫養。
夏晉語桐梧成親之後,就帶著時峙與桐梧姐弟二人住進了雲宮。
可是幸福的日子並不長久,一日桐梧與夏晉外出採藥回來時,發現時峙鮮血淋淋的躺在血泊裡,而桐恪卻不知到去向。
時峙因失血過多,腦顱受損,從此昏迷不醒。
桐梧與夏晉之間因為昏迷的時峙,總是有一層隔閡。在幾經思索之下,於是啟用了父親只用過一次的禁術。她替時峙找到了一個年齡相仿的孩子身體,透過渡魂讓時峙再一次活在了這個世上,而那個孩子就是邙山琅玕的弟子峙川。
峙川的資質一般,在琅玕的一眾孩子之間並不出眾,時不時的還會被門派裡年長些的弟子欺負,幸好有夏晉和桐梧默默的支援和幫助,才漸漸在琅玕站穩了腳跟。
也不知是生存的環境改變了峙川,還是因為渡魂存在什麼弊端,時峙也就是後來的峙川漸漸的就變了。
他變得陰險毒辣,他變得貪婪,變得嗜血。
桐梧看著峙川的變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弟弟。
邙山琅玕作為傳世多年的修仙門派,在玄門世家逐漸崛起的時間長河中,依舊能夠保持它玄門第一的位置,靠的就是它的底蘊,靠的是它獨一無二的仙法傳承。
峙川一邊在琅玕習得修為,一邊又在桐梧處習的醫術,漸漸的,峙川就在琅玕展露頭腳,成為了琅玕最優秀的弟子,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琅玕的掌門。
也許是為了自己的野心,也許是為了別的目的,他希望可以從桐梧處習得渡魂之術,被桐梧拒絕了。為了逼迫桐梧,他控制夏晉,從各處抓來很多活人,當著桐梧的面,屠殺那些人,且將他們的靈識困於此處不得超生。
從時候開始,雲宮就化成了煉獄。
“都是報應啊,都是報應。”老者說完之後,不停的呢喃。
蘇幼清略微思索,問道:“那麼你明明知道渡魂之術有違天道,為何不阻止桐梧?”
老者微微搖頭:“我夫人去世之後,我離開了雲宮,我想要去尋找,看看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醫冶我的桐恪,我想讓他變成一個正常人。可是沒有想到,當我回來的時候……”
蘇幼清可以想象那時候,見到自己曾經的家變成了煉獄,看見自己的女兒被人逼迫,那種憤怒,那種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