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愛的找尋(第1/2頁)
章節報錯
美墨邊境一直是犯罪滋生地帶。很多犯罪分子從美墨邊境逃離美國,也有墨西哥人從這裡非法入境來到美國。桑多斯在這裡守著一家工廠過日子,這傢伙是否還有其他念頭?
馬維宇和張可頤到了後,他們按照杜克施的想法沒有一開始去找桑多斯。因為有古天成安排的人盯著那傢伙,所以杜克施自當要從其他方面入手調查。
桑多斯很小的時候就和比拉爾多這些人廝混在一起,即使如今他三十多歲,應該也有自己的圈子,所以,他不可能安靜的帶在美墨邊境看著工廠。杜克施的意思就是挖出桑多斯在當地的關係網路,需要先從桑多斯朋友身上入手。
在馬維宇飛到美國的途中,曹倩已經透過桑多斯的社交資訊鎖定了桑多斯的幾個密友。她已經將名單傳送給馬維宇,且杜克施也已經對名單中的人進行了分析梳理。在杜克施看來,桑多斯因為其從小的生活環境,會讓他形成尋找愛的特殊心理。
“什麼叫尋找愛的特殊心理?”緊急案件處理小組的辦公室內,曹倩面對杜克施的提法有些摸不著頭腦。
虞雅婕已經從杜克施那裡獲知了答案,但是還不等她開口,旁邊的羅小軍首先解釋道:“在童年期缺少父母關愛存在很多種情況,但一般情況下可分為四類,其一,父母只顧及自己的工作卻從不去體會孩子的心理需要及內心感受。其二,夫妻婚姻本身不和諧,經常吵鬧、打架、冷暴力,也無暇顧及孩子內心需要,造成孩子認為自己被忽視。其三便是直接拋棄,比如離婚、不撫養、任由其自生自滅等情況。其四便是父母過於關注自己愛惜自己,而缺少對孩子的關愛,這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忽視。從桑多斯的情況來看,他符合被父母忽視,任其自生自滅的情況,且其母親早世,讓其覺得自己在家庭中地位不穩定。而產生這種情況後,會讓人產生價值感和自尊感降低,容易自我否定。他們常常會出現一種莫名失敗挫折感。在潛意識中缺少安全感,更缺少別人的肯定。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非常渴望對別人愛和對自己認可的需求。甚至往往很容易上癮。一旦別人經常認可他,給他關愛,他便覺得這就是一切。而一旦缺少這些,他們就存在普遍焦慮。為了減少這種焦慮,他們只能不斷的尋找被愛和被認可。”
虞雅婕跟著補充道:“這種人因為焦慮,且因為價值感和自尊感降低,常常會有莫名的自卑心理。這些自卑心理讓其經常會避免和他人產生過多的情感糾葛,可他們內心卻有理想的尋求愛的人的形象。這種愛人比如他理想中的親人,也包括理想中的情人。”
曹倩終於聽明白了:“其實就是尋找認同感。他需要有自己的一個生活圈子。在這個生活圈子內,要充滿了愛他的人還有認可他的人。難怪比拉爾多十七歲開始就不怎麼在家住,是因為桑多斯覺得比拉爾多這些人是自己尋找的圈子夥伴,他很珍惜這些人,想要把這些人一直留在自己的身邊,甚至不惜把自己的住所拿出來和這些人共享!”
羅小軍道:“差不多就是這樣。但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心理也在不停的發生變化。十多年過去了,桑多斯也早已經離開了父母。他目前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許這些就是他尋找的愛。當然,這也可能是表象。所以,杜克施才需要馬維宇和張可頤在美國調查桑多斯的關係網路,看看桑多斯是否還有其他被尋找的愛。”
“除了妻子和孩子之外,莫非他還有婚外情?”曹倩嘿嘿樂呵,“又或者,他還存在其他基情?”
羅小軍道:“不管是什麼情。如果真的存在這麼個人或這麼些人,那這些人勢必會影響桑多斯,也會讓桑多斯上癮。而宗教信仰很多時候也是一種癮。一旦桑多斯真的痴迷於印第安人的某些崇拜,則他勢必也會向自己的圈子傳播這種宗教崇拜,甚至於對此深信不疑,不容其他人質疑和挑戰。”
曹倩哦的點點頭:“所以杜克施覺得向比拉爾所實施宗教影響,繼而造成比拉爾多形成強迫型人格障礙的人是桑多斯?而桑多斯的宗教信仰來源,很可能背後就是鼉龍復仇計劃的核心團隊?”
虞雅婕道:“這只是杜克施的猜想,現在還沒有任何證據支撐。我們希望馬維宇和張可頤能快點從目標人物那裡獲取有用的資訊,以便進行進一步分析。”
“咦,有訊息。”曹倩連忙開啟電腦,“馬維宇剛剛傳過來一些圖片和影片。”
“趕緊開啟看看!”虞雅婕趕忙湊上前去。
在畫面中,杜克施鎖定的一個目標人物正和幾個人在一個農場外。現在當地時間已經是夜裡十點多,這幾個人的行為很詭異。
在對影片畫面進行處理後,他們能看見這些人好似進行了一些跪拜,接著就在他們的旁邊,那些人拿著一些東西在地上畫著什麼。
羅小軍道:“馬維宇和張可頤在暗處偷拍,所以不能上前拍的清晰。但是根據他們提供的畫面中可以看見那個圖形好像是一條蛇,而且你看這個人手上也盤著一條蛇。”
“不止這些,你看這個人身上的配飾是不是羽毛。”虞雅婕指著那個目標人物。
羅小軍道:“羽毛?蛇?羽蛇神?”
羽蛇神是美洲文明中普遍信奉的神祇,一般被描繪為一條長滿羽毛的蛇形象。
按照傳說,羽蛇神主宰著晨星、發明了書籍、立法,而且給人類帶來了玉米。羽蛇神還代表著死亡和重生,是祭司們的保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