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王圖霸業】(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梁的官制在前魏的基礎上有所改動,透過林清源在立國前夕的費心籌謀,以及在他過世之後高祖皇帝的調整,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文武百官互相制衡的體系。令
西府軍事院主官為兩位軍機,另設三到五名知院,一般由行伍經驗豐富的武勳親貴擔任。知院的權力並不固定,如果遇到那種極為強勢的軍機,也有可能淪為跑腿打雜之流。
但是沒有人覺得裴越進入西府之後,也會變成這樣的角色。
以他的軍功、爵位和人脈,再加上與穀梁的親近關係,註定他只要進入西府就會擁有相當大的話語權。
令人稍稍感到奇怪的是,右軍機蕭瑾並未立刻提出反對的意見,反而是穀梁主動出班奏道:「啟奏陛下,臣認為此舉略有不妥。」
劉賢望著雙肩寬闊如山的中年男人,不禁想起開平帝臨終前的提點,便溫和地問道:「為何?」
穀梁清了清嗓子,從容地道:「衛國公身負顯赫戰功,兼之在練兵打仗上頗有章法,足以勝任軍中任何一座大營主帥的位置。只不過,軍事院執掌國朝軍務,每一條政令都可能對全域性產生長遠的影響,因此既需要主政者通曉各地軍情,也應選擇老成持重之輩,後者尤為重要。」
這番話合情合理,裴越終究太過年輕,而且從他過往的履歷來看,他不像是那種為了大局可以忍氣吞聲的性格。這樣的人坐鎮一座大營或許無礙,但要是讓他執掌統領大梁百萬雄兵的軍事院,稍有疏忽都會釀成極為嚴重的後果。令
放眼滿朝文武,敢於當面說裴越資歷不夠還需要磨礪的人委實不多。
劉賢漸漸琢磨出一些意味,隨即微笑道:「谷軍機,你誤會了。」
穀梁微微一怔,縱然頃刻間便明白這句話的深意,他仍舊有些不太適應這位新君的行事風格。
何為誤會?
穀梁之所以要當眾駁裴越的面子,當然不是嫉妒自己的女婿,而是從劉賢之前的大肆封賞中,逐漸感知到捧殺的危險。他知道劉賢被立為太子離不開裴越的襄助,但這份交情究竟有多深厚,恐怕只有劉賢自己心裡清楚。
烈火烹油鮮花著錦,自然是人人豔羨的盛況,可是這種情況難以持久,而且一旦出事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但劉賢用這句簡單又直白的話告訴穀梁,他不斷給裴越增加權力並非是要捧殺,而是真心實意想要讓他有足夠的權力實現胸中抱負。令
他緊接著說道:「朕有些話想對谷軍機和諸位卿家講明。」
群臣無不垂首靜聽,包括裴越在內。
劉賢漸入佳境,愈發能理清自己的思路,不急不緩地道:「先皇平生最大的願望便是天下一統,朕一日不敢或忘。但是朕也知道,朝廷前兩年接連用兵,緊接著又有京營謀反一事,不論國庫還是軍中都需要時間恢復元氣,百姓亦要休養生息。朕並不著急,一切都要徐徐圖之。」
說到這兒,他微微一頓,眼神變得堅定又銳利:「但是,這不意味著朕會猶豫不決,朕要透過嘉賞衛國公讓大梁臣民知道,只要像他這樣忠心為國矢志不移,朕便決不會虧待他!將來,大梁的疆域還會擴大,朕需要更多的人才治理國家,無論文臣武將都有一席之地!」
這番話依舊不夠含蓄,但是承天殿內的氣氛陡然一變。
這樣一來穀梁便無法再勸諫,因為劉賢說得非常清楚,他不僅是在犒賞裴越的功勞,也是希望天下人都能明白朝廷的決心。
所謂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實現個人理想與加官進爵光耀門楣歷來都不衝突。令
有裴越這樣年少顯貴的例子存在,世人自然會更加積極地為大梁朝廷貢獻力量。
穀梁暗歎一聲,他若是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