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謝曉平靜地說道:“吳國王黎陽便是死在她手中。”

眾人愈發驚訝,世間喜愛論武之人不在少數,三國軍中那些年輕高手逐漸名揚四海,譬如北梁谷範、吳國王黎陽和帳內的方雲天。如今聽說葉七能夠擊殺王黎陽,今日又正面傷到方雲天,他們終於對那女子的實力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

方雲天卻沒有自怨自艾,極其冷靜地說道:“父帥,這小卒若是葉七,說明裴越並非算無遺策,他如今被二弟領兵逼往西邊,暫時可以不理會此人。”

方謝曉不置可否地說道:“你今日沒有完成軍令,本應杖責四十軍棍,念你身上有傷,且後續還有大用,暫且記下等戰後再算。”

方雲天俯首道:“末將領命。”

眾將看著方謝曉沉鬱的面色,無不噤若寒蟬。

方謝曉知道以方雲天的武道修為,這四十軍棍不會傷筋動骨,其他武將也心知肚明,但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訊號和警告。接下來的攻城戰容不得半點疏忽,如果每次都是像今天這般無功而返,或許下一次就不是軍棍的責罰。

片刻過後,狼突營主將方淮入內稟報道:“國公爺,五峰水師都督派人傳來急報,水師在半個時辰前趕赴戰場,梁國水師不戰而退守於水寨之中。如今我朝水師控制住江面浮橋,江陵已經成為一座孤城。”

方謝曉面色緩和些許,其他人無不心情複雜。

一方面總算能夠徹底安心,將心思全部放在攻城之上,另一方面自然是感到惋惜,倘若水師能夠再來早一些,北岸梁軍肯定不敢這般從容地派兵支援,除非他們捨得用那支銀子堆出來的定州水師拼命。

方雲天平靜地說道:“父帥,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如今江陵城內的守軍大概有四萬人,末將建議繼續增調兵力。”

南周邊軍共有三座大營,不同於大梁在邊界上囤積重兵,他們採取的是階梯型的防守策略。三座邊軍大營是第一道防線,以石門關為代表的關隘和重鎮是第二道防線,然後才是圍繞建安城構建的最後一道防線,從這裡也能看出南周本質上處於守勢,不像大梁那般咄咄逼人。

除去正對江陵城的承北大營之外,另外兩座分別是東邊扼守無為、天長一帶的臨江大營,鎮守西面諸多關隘的寧國大營。

方謝曉身為總理軍務大臣,當然有權力調動任意軍鎮的兵力,只是之前出於保密的考慮,他的所有安排都侷限在承北大營之內。如今速勝已經很難達成,江陵城內守軍數量超出預估,南周水師順利掌控這段水域,裴越帶著兩千騎兵變成喪家之犬,局勢變得非常明朗。

長久的考慮之後,方謝曉對方淮說道:“傳我帥令,命寧國大營抽調四萬步卒,五天之內趕赴江陵城下。”

“遵令!”方淮領命而去。

眾將略有不解,從距離上判斷,東面的臨江大營要更近一些,從那邊抽調兵力更加方便,為何國公爺要捨近求遠?

沒過多久,一條軍情急報便驗證方謝曉這個命令的正確性。

“北梁堯山大營傾巢而出,天滄江下游出現不少北梁戰船,似有渡江攻打無為城之意!”

方謝曉將奏報放在桌上,緩緩吐出胸中一口濁氣。

戰局顯然在按照他的計劃推進。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