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7【籠中雀】(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賢面上的表情僵住。
雖然登基一年得到足夠的磨鍊,但他終究不是帝王心術登峰造極的開平帝,陡然面對這般聲勢浩大的場面,委實有些回不過神。
其實今日朝會的基調非常和諧,即便先前歐陽敬憑藉一次犀利精準的彈劾將兵部尚書拉下馬,也沒有多少人會橫生枝節,劉賢自身也是這樣的想法。他本以為封地之說不會引起反對,畢竟相較於裴越為大梁收復的南境廣闊疆域,區區一個平城府又算什麼?
然而事實卻讓他驚詫不已。
可劉賢又不能訓斥站出來的朝臣,因為他很清楚這些人是為天家著想。
此刻又有一位老臣出班,正是禮部尚書盛端明。
只見這位曾經在開平帝面前、以闔家性命為裴越作保的骨鯁之臣緩緩說道:“陛下先前問臣,衛國公的王爵封號該如何擬定,臣仔細思忖過後,認為晉王之封號方能嘉賞衛國公的功績,如此才能彰顯天子對有功之臣的優待。”
他稍稍停頓,轉頭面帶愧疚地看了裴越一眼,旋即堅定地說道:“但是臣贊同洛執政的意見,因為親王就藩不合祖制。再者,如今南境尚未徹底平復,吳國依舊盤踞西境,我朝境內的改革還在推行深入之中,陛下離不開衛國公的輔佐,他理應留在都中輔弼朝綱。”
洛庭暗自鬆了口氣。
盛端明在清流讀書人心目中的影響力極大,更重要的是他一直以來被世人視作裴越在朝中為數不多的至交,如今做出如此明確的表態,想必能夠堅定很多朝臣的決心。
只是……
洛庭有些擔心地看向裴越,這位年輕的王爺會不會生出惱怒和怨恨?
畢竟親王雖然是個稀罕物,但京都永遠是天子腳下,如何比得上出京就藩,在外面過著土皇帝一般的悠閒生活?
劉賢顯然也意識到這一點,朝堂上這股聲勢浩大的浪潮,擺明了要將裴越拘在都中,以免將來出現不可收拾的動亂。
他略顯艱難地問道:“愛卿意下如何?”
裴越忽地輕輕一笑,轉頭看向漸漸顯露老邁之態的盛端明,腦海中不由得回想起當初出使南周,這位老者對自己的態度從開始的排斥到後來的親近。四方館外、大慶殿內、江陵城中,盛端明的種種事蹟同樣讓他的印象發生改觀。
更不必提那次回京途中在綺水之畔的夜談,以及後來盛端明數次為他挺身而出,這些都足以說明對方不是一味迂腐的假道學,而是真正心懷天下的真君子。
然而即便天下人都認為盛端明站在裴越這邊,在關係大梁朝廷是否安穩的時候,他卻毫不猶豫地站在裴越的對立面。
望著裴越面上淺淡的笑容,盛端明眼中的痛苦一閃而過,喟然道:“若是下官言之無理,還望晉王殿下賜教。”
裴越搖搖頭,他之所以失笑,不是因為憤怒或者嘲諷,而是更加確認一個道理:自己能夠走到今日這一步,多年來逢凶化吉,除去自身的努力搏命之外,如莫蒿禮、洛庭和盛端明這些長者的照拂只是出於一個原因,那便是希望他能成為大梁的棟樑之材。
何論對錯?
只不過是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
面對劉賢和滿殿大臣神色各異的注視,裴越不慌不忙地說道:“陛下,臣也有本請奏。”
劉賢點頭道:“說來。”
裴越平靜地說道:“臣在離京之前,便已向陛下進言改制西府軍事院、裁撤五軍都督府,如今邊境戰事落幕,正是大刀闊斧改革之時,還望陛下允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