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御書房中的氛圍無比融洽。

劉賢面上依舊殘留著激動的神采,即便他先前在朝會上已然慷慨激昂大肆宣講。

西軍的捷報無疑提振了滿朝大臣的情緒,穀梁在古平軍鎮西面大勝吳軍,一舉擊潰周德威率領的六萬大軍,斬獲數萬首級,對於西境乃至整個大梁來說,都是一場酣暢淋漓影響深遠的大勝。

劉賢平復心緒,看向面帶微笑的裴越問道:“裴卿,你覺得西吳是否會就此撤軍罷戰?”

裴越緩緩道:“陛下,西吳之所以要主動挑起戰端,無非是因為他們知道大梁會越來越強大。如今兩國單純比拼軍力,西吳未嘗沒有勝算。可若是繼續拖延下去,隨著我朝的各項變法穩步推行,國力蒸蒸日上,高陽平原便不會成為西吳騎兵縱橫馳騁的馬場。”

另一邊坐著的洛庭和韓公端頷首贊成。

裴越繼續說道:“除此之外,南周肯定不會錯失讓我朝腹背受敵的機會,這也是西吳君臣決定出兵的一個原因。左軍機眼下接連取得勝利,雖然能夠打擊吳軍計程車氣,卻很難就此奠定勝局,畢竟對方主力猶存,舉世聞名的安陽龍騎還未出動。”

韓公端附和道:“衛國公所言有理。西吳這次擺出決戰的架勢,如果因為這兩場失利便打道回府,吳國內部必然生亂。”

劉賢自然相信他們的判斷,沉靜地道:“想來西境將有大戰,好在有左軍機替朕分憂。此戰若能取勝,朕決不會虧待他和將士們。”

韓公端不著痕跡地看了洛庭一眼,後者依舊沉默。

裴越彷彿沒有看到二人的眼神交錯,對劉賢說道:“陛下,如果臣的推斷沒錯,西境短時間內會形成僵持態勢,很難爆發大規模的會戰。”

“為何?”

“時間拖得越久,吳軍便會愈發焦躁。敵攻我守之勢,意味著吳軍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堅守一段時間既可以消耗吳軍的實力,也能動搖他們的軍心。左軍機深諳兵法,自然明白以逸待勞的道理。其實陛下可以暫時放下對西境的關注,如今國內正是深化變法的好時機,平時會遇到的阻力因為邊境戰事的影響在減弱。”

“此言有理,變法之事還望兩位執政多多費心。”

洛、韓二人相繼頷首應下。

裴越稍稍遲疑,終究還是開口說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否。”

劉賢大度地道:“愛卿儘管說來。”

裴越便正色道:“陛下與臣等皆在都中,距離邊關兩千裡,雖然能不斷收到邊境送來的奏報,終究少了實地觀察的便利。如此一來,陛下掌握的資訊肯定不夠全面,對於戰局的走向也只能做出推測,遠遠及不上邊境將帥的判斷。”

劉賢聞絃歌而知雅意,忍俊不禁道:“難道朕會干涉左軍機的具體用兵?你且安心,朕絕對不會做出此等愚蠢行徑,只會為前線將士提供足夠的支撐。”

裴越讚道:“陛下聖明,實乃聖天子!”

劉賢笑呵呵地道:“行了,少來這套,先皇當初就說過你拍馬屁的時候一點都不誠懇。”

君臣之間的氣氛無比和諧,接下來在商議西軍的後勤輜重問題過後,兩位執政便起身告退。

劉賢卻將裴越留了下來。

一眾宮人皆被屏退,御書房內針落可聞。

劉賢緩緩道:“朕知道伱一直對天家有所防備。”

裴越默然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