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乾山和左效等人皆是謝林親自培養出來的驍將,對於兩年前的慘敗同樣耿耿於懷,做夢都想復仇雪恨。眼下兩國在邊境上的軍力佈置幾近於明牌,就算梁國邊軍藏著數千兵力,對於大局影響極小。

一旦等梁國京軍抵達邊境,戰事極有可能陷入僵持階段,誰都不願意錯過這個機會。

謝林沉默良久,等帳內逐漸安靜下來之後,他才緩緩道:“你們認為穀梁看不見自身北線的弱點?”

眾人面面相覷,即便是蕭乾山這種渾身是膽不懼生死的粗人,也不敢公然小瞧梁國的軍機之首。穀梁雖然之前沒有在西境掌兵的經歷,但他在天滄江北岸打得周軍丟盔棄甲的戰績早已被都統院記錄在案,並且讓軍中各將學習其行軍之道。

對於吳國而言,這一戰關鍵在於北線能否取得突破。

拿下長弓大營,掌握靈州西北門戶,那麼就可以盤活整個戰局,可若是北路軍再度落敗,此刻帳內所有人都逃不脫抄家滅族的下場。

左效心中的熱切稍稍冷靜了一些,皺眉道:“大將軍是說,長弓大營的虛弱是穀梁設下的陷阱,誘使我軍進入此處戰場,然後調集優勢兵力包圍我軍?只是……穀梁縱然兵法造詣極深,可也沒有憑空變出大軍的能力。”

步軍萬夫長孫千秋亦道:“大將軍,倘若穀梁調動中線和南線的兵力北上,對於大局而言可能效果更好。如今中線和南線處於相持階段,只要穀梁這麼做,陛下和鎮南大將軍便可揮軍東進。”

“首尾不能相顧麼?”

謝林的目光落在沙盤上的長弓大營,這裡已經成為這場國戰初期的必爭之地。

他對穀梁和裴越這對翁婿始終懷有極高的警惕,雖然心知局勢如部將們所言,穀梁最需要的就是時間,等梁國京軍來到邊境充實防線。

如今的局面與兩年前何其相似,但是這次穀梁並不具備瞞天過海的底氣,而且謝林不會重蹈覆轍。

片刻過後,他眼中精光一閃而過,沉聲道:“不過有一點你們說的很對,就算這是穀梁設下的陷阱,我們也必須繼續前行施壓。”

“傳令各軍,休整一夜之後渡過貝苕江。”

“遵令!”

“蕭乾山。”

“末將在。”

“你領麾下一萬騎兵,自北面雒懷古道東出,在梁國長弓大營東北面四十餘里處雲漢山南面紮營。在收到新的將令之前,不得輕易出擊。”

“末將領命!”

謝林環視眾人,正色道:“諸位,這一戰許勝不許敗,遲疑不前膽怯畏戰者立斬!”

眾將無不凜然,齊聲道:“遵令!”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