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一點浩然氣】(七)(第1/2頁)
章節報錯
旌旗獵獵,迎風招展。
貝苕江西北面的廣袤平原上,西吳北路軍徐徐前行。
鎮東大將軍謝林望著不遠處被梁國廢棄的溪山寨,目光愈發冷峻。周遭的親兵和軍務襄贊們很清楚主將心緒低沉的原因,一個個大氣都不敢出。
對於謝林而言,舊地重遊絕非美好的回憶。
兩年前就在此處,他親自領軍與唐攸之麾下的長弓大營對峙,原本兵力佔據優勢而且勝勢逐漸顯露,但是裴越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讓北線十座軍寨的守軍放棄駐地,從三個方向插入戰場,完成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那場潰敗無時無刻不在啃噬謝林的內心。
如果他能提前讓銳金營咬死裴越率領的藏鋒衛,或者放棄都統院擬定的作戰方略,集中優勢騎兵力量進行大規模迂迴機動,而不是選擇與唐攸之在溪山寨附近決戰,那一戰他未必會輸。哪怕是在最後的決戰關頭,如果他可以不瞻前顧後過於謹慎,從一開始便全力攻擊長弓大營的本陣,也有可能在裴越調動的援軍到來之前取得勝利。
只可惜世事沒有如果。
無論謝林內心如何煎熬,他在軍中的威望都已受到極大的打擊,在朝中的地位更是幾乎跌落谷底。正常而言,這樣一場大敗必然需要主帥負責,罷官去職甚至問斬都不算過分,但宣武帝沒有這樣做,僅僅是對謝林降職留用而已。
他感念皇帝陛下的恩典,同時也將所有的悔恨深藏心底,兩年來夜以繼日操練兵卒,自然是希望能夠在戰場上洗刷自己的恥辱。
三日後,大軍在貝苕江西岸停下前進的步伐。
“大將軍,西岸的梁軍遊騎已經肅清,其實他們並未佈置太多的遊騎,與我軍的距離也比較遠。如今除了靠近虎城的固原寨之外,梁軍在貝苕江西面已無守禦之卒。我軍渡江之後,往東前行百餘里便可抵達梁國長弓大營。”
臨時營帳內,一名武將朗聲稟報。
帳內有二十餘人,除了領兵的萬夫長之外,餘者皆是謝林的親信和軍務襄贊。
梁國主動裁撤北線的十餘座軍寨,僅僅保留固原寨遮蔽虎城側翼,這的確令謝林意想不到。如今梁國在北線只有長弓大營駐防,只要攻破此處,那麼己方大軍便可以長驅直入,縱橫於對方腹心之地。
然而……梁國君臣會意識不到這一點?
謝林肅然地望著帳內的簡易沙盤,沉聲道:“繼續。”
武將頷首應道:“是。如今我軍騎兵三萬,步卒五萬,梁國長弓大營守軍約四萬,其中有將近四成的新兵。梁國西軍總兵力約二十二萬有餘,目前定西大營、虎城和金水大營等地守軍都處在我軍的重壓之下,沒有機會調集兵力馳援北線。敵方可以動用的援兵僅限於靈州三衛廂軍,雖然這些廂軍是當初梁國西軍的老卒,但是他們需要維持境內各地的安定,還要支援南線戰場,因此最多隻能有一衛廂軍支援長弓大營。”
他頓了一頓,略顯振奮地道:“最關鍵的是,長弓大營和靈州廂軍皆是步卒,他們沒有騎兵。”
謝林看了一眼身前眾將,從他們眼中望見銳利的戰意,不由得點了點頭。
騎兵萬夫長蕭乾山激動地道:“大將軍,眼下樑國援兵未至,邊境防線捉襟見肘,正是長弓大營最空虛的時刻。末將建議,以最快的速度渡江然後強攻長弓大營,同時讓騎兵越過此地吃掉對方可能派來的援兵。”
另一名萬夫長左效立刻補充道:“屆時長弓大營便會成為孤軍,我軍可以全力夾攻,至多隻需要十日便可全殲敵軍。”
帳內的氣氛逐漸熱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