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天官佈局何時能夠徹底完成?”

所謂懲前毖後,北風城自認為做足了準備卻依舊差點讓那神秘人破壞,他必須確保此次對黔武城的萬無一失。

玉子淳斜倪了曾友凰一眼,後者心神領會直接退出房間。

玉子淳這才開口道:“大秦境內有異心的宗門有四,鳳雲谷被楚樓主滅掉,餘下其他三個宗門現今已入黔武城中。”

安末好奇他是怎麼判斷這些反叛宗門,更好奇是怎麼將他們引出來的。

玉子淳接下來的話,便為他徹底解了惑。

“這些宗門每年的報備需要經歷黑水臺,再由黑水臺將報告交到主家或茅山國師手中,茅山那位雖不像正一那位對算術精通,卻也能從中看出一些端倪。

無緣無故對他們動手自然不可能,既然找不到藉口那麼就只能讓他們在大戰之中隕落。”

這位天官大人從袖裡乾坤抽出一件法器,這件法器令安末面色大變。

朝堂六部之所以統領百官,位高於三公之上,不是因為能打,而是每個部門都掌握一件可以左右大秦命脈的法器。

如戶部的地官冊,書寫著所有正規商人經營途徑和方式,兵部的夏官冊,記載著大量武官將領們平生事蹟和行軍軌跡。

而在六部中,作為最重要的,自然是吏部的天官冊,其中記載了所有官員的生平和命軌。

六部尚書冊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不遜色於一品法器的作用,甚至猶有甚之。

任何一冊落入他人手裡,對於國家來說都是致命打擊。

“仿品?”

安末並未見過真正的六部冊,畢竟都是重要法器,基本都被放在六部的最深處,除了看守或侍郎以上官職,餘者都無法見到。

“並非仿品。”隨著玉子淳翻動冊子,其中文字映入眼簾。

吏部尚書:玉子淳。

明歷十八年升入吏部,四十四年晉升吏部尚書。掌管天官冊,統領百官監察天下。明歷六十年……

膝下只有一女,名為楚……

兩段話,前面一段應該是續寫生平功績,後面應該是私下生活的資訊。

後面是模糊不清的,只見玉子淳將天官冊收起來,溫和笑道:“特殊法器需要認主才能發揮全部威能,而今天官冊認定的主人是我,殿下自然見不到後面的故事。”

安末並未注意到,就在玉子淳將冊子收起的剎那間,那模糊的文字開始逐漸清晰起來……

他在乎的並非是天官的功績,這些稍加查探就能瞭解。

天官有個女兒?

這是他從未聽說過的,甚至滿朝文武都知道天官是孑然一身,無妻兒子嗣。

為了安全刻意隱藏起來?姓楚……會是誰呢?

安末總算知道玉子淳是用什麼來佈局了。

某些宗門本身就有反叛之心,無論想要投靠西域也好,自己起義也罷,一個天官冊對他們的吸引力是致命的。

至於怎麼樣讓他們認定玉子淳是真的離開了京城,而不是特意設下的陷阱,那就是這位天官的厲害之處,提前十年的刻板印象所致。

一直以來,六部尚書中只有兵部和刑部以及戶部知曉玉子淳的厲害,其他人大多隻是瞭解這位天官資歷深厚。

畢竟這位天官壽數大到所有人都不記得上一次出手是什麼時候。

這種刻板印象下,那些宗門自然認為玉子淳只是個靠資歷維持官職的弱雞,不過他們也確實夠謹慎,沒有直接搶奪而是進入了黔武城。

而這時天官就要為他們的貪念加一把火,商家和榆林城與黔武城的合作,中間的樞紐如果換成這位天官會如何?

答案應該就是對他的刻板印象更下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