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建議,在國子監開設通商課程,選拔年輕有為的學子進行培養,為將來的通商事宜儲備人才。

同時,從各地選拔一些有經商經驗的商人,讓他們參與到通商事務的籌備中來,提供實際的經驗和建議。”

眾人各抒己見,氣氛熱烈。南擎天靠在龍椅上,認真傾聽著每一位大臣的發言,不時微微點頭。

待大臣們的討論稍歇,他緩緩說道:“眾愛卿所言皆有道理。

通商之事,既要有經濟考量,也要兼顧外交和安全。”

這時,一位年輕的御史站了出來,神色有些緊張,但仍鼓起勇氣說道:“陛下,臣有一言。

通商雖能帶來財富,但也可能帶來一些弊端。

比如,大量外來貨物湧入,可能會衝擊國內的一些,傳統產業。

臣聽聞,近年來,南方的一些手工紡織作坊,因受到西域廉價毛毯的影響,生意頗為冷清。

若通商規模擴大,類似情況恐會增多。

臣建議,在鼓勵通商的同時,也要採取措施保護國內的產業。”

南擎天微微皺眉,目光投向下方的大臣們:“這位御史所言不無道理。

眾愛卿對此有何良策?”

丞相王天成沉思片刻後說道:“陛下,臣以為可對國內一些受衝擊較大的產業給予扶持。

比如,對南方的紡織作坊,可提供技術支援,幫助他們改進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競爭力。

同時,鼓勵他們開發新產品,滿足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

戶部尚書趙忠良也補充道:“臣贊同丞相所言。

此外,還可透過稅收政策進行調節。

對國內急需發展的產業,適當減免稅收;對進口貨物,根據其對國內產業的影響程度,調整關稅。”

就在大臣們熱烈討論之際,一位太監匆匆走進大殿,在南擎天耳邊低語了幾句。

南擎天微微點頭,然後對大臣們說道:“西域樓蘭國使臣求見,想必是為通商之事而來。

宣他們進殿。”

不一會兒,西域樓蘭國使臣在太監的引領下走進大殿。

使臣恭敬地,向皇帝行了大禮,然後說道:“陛下,我樓蘭國對與貴國通商一事極為重視。

回國後,我國國王已著手準備貨物,只等通商協議達成,便可開啟貿易。

我國希望能在通商中,引入貴國先進的絲綢,紡織技術和瓷器製作工藝,我國願以珍貴的玉石和上等的香料作為交換。”

南擎天微笑著說道:“貴國的誠意朕已看到。

通商之事,我國也在積極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