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這樣的書想要考上科舉,那純粹就是做夢。

林徹逛了一圈,發現這家印書坊用的居然還是雕版,難怪一本書能賣那麼貴,據說一塊雕版印上一兩千次就得作廢了,成本哪裡降得下來。

「王掌櫃,小子聽說好早以前就有活字印刷了,據說成本低,效率高,為何不見使用啊。」

林徹向印書坊的掌櫃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王掌櫃四十來歲,算是年富力強,十幾歲就開始進入這個行當,從刻字學徒開始,一步步經歷過各種工序,才混到如今的一店之長,對印書的各個環節是瞭如指掌。

「林郎君說的沒錯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百多年前就開始有了,優點是有優點,只是缺點更加明顯,如果是用膠泥製成的字模,在燒製的時候容易變得大小不一,排在一起就難免出現縫隙,這樣一來容易把墨水吸附進去,印製的時候很容易使得紙面變得模糊,這個問題一直解決不了。」

「而木活字的話,木料來源不一,木紋疏密不一,遇水後易膨漲變形,每一個字模的變形程度也不一樣,這也是個大問題。因此活字一般都用來印刷一些廉價的佛經,黃曆之類的,若是用來印製經史子集的話,那質量還不如用手抄的,起碼每個字都看得清楚。」

隨著王掌櫃的解釋,林徹總算明白了原因,「那或許可以用金鐵之類來鑄字呢?」

林徹知道活字印刷在後世普及通用,必然是大勢所趨的,不能因為有問題就捨棄了,這和雕版印刷比起來,優勢實在太大了。

王掌櫃耐心的解釋道,「以前也不是沒有人試過,鐵要燒上許久才能融化,鑄造出來也不夠精細,銅的話成本就太高了,咱們哪裡用得起,倒是有人用錫造過活字,卻不容易著墨,難以印刷。」

林徹點點頭,想起自己前世的還小的時候,那會他家附近就有一個小型私人印刷廠,其實也就一個民房裡面放了三臺印刷機,他天天從那裡進過的時候就能聞到印刷用墨刺鼻的味道,因為那用的是油墨。

這樣看來,要解決字模變形問題,就要採用金屬字模,而要解決著墨問題,又得研究油墨,可是這油墨怎麼弄,林徹是一點都不知道,如果要研究那就完全是從零開始。

因此林徹考慮了半天,他準備三管齊下,一個是製作陶瓷字模,如果使用骨瓷來製作字模,應該能夠解決泥活字的缺陷。

二呢,是尋找質地堅實的木料,在他的印象中,似乎棗木是一種不錯的原料。

三則是終極目標,根據他前世在印刷廠見過的鉛字,那應該是一種鉛合金,也可以讓人慢慢摸索,同時進行油墨的研究。

(本章完)

為您提供大神妖精吃俺一棒的《徹元》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270.制衡(下)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