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少年行 第4章 他們的快樂(第2/4頁)
章節報錯
“要掏錢嗎?”易風吃過喜酒、見過人掏紅包
“到時有車來接,不許亂跑”仇朗丟下一句話,扭頭就走。
大人的快樂,孩子咋懂,自己高興傻了。
這也怪不得仇朗,他們屬於最危險的兵種,九死一生,有誰家年輕姑娘敢冒隨時守寡危險下嫁?仇朗也是三十二歲才碰到一個,跟中彩票的機率差不多。
今天四人組最後一員終於在29歲中彩票,破了三十歲魔咒,而且是超級大獎,怎能不讓兄弟們高興呢!
說實話,易風他們對教官,心底是尊重、敬愛的。這種情感在各種傳記被記錄下來,特別是那場後世唏噓不已的葬禮上。
不過當時還是孩子,幾年訓練沒少被四個魔鬼教官“摧殘”,刀口舔血的傢伙都不是善茬,一不高興翻臉,把那些對付搗蛋兵的招兒,信手拈來幾個用上,就夠幾個孩子喝一壺。
這時候,名義上的帶頭大哥易風總是大義凌然。多年後,易風把自己深刻閱歷加以昇華後用在部下身上,手下部隊立竿見影、令行禁止。
用他自己的話講是“拉出去蹦蹦跳,打起來呱呱叫!”
AC222年五月,兩個沙漠產油國為了爭奪邊境一塊爭議區域的巖油井爆發了一場衝突,為了錢,全然不顧身為阿伯亞教派的兄弟情義,並直接導致世界能源市場危機爆發。
當然,這些在易風眼裡都不是個事兒,甚至雲教官結婚也不算多大事兒。
軍隊少年班,軍事化管理,軍事化教育,放假要抓緊時間上樹掏鳥、下河摸魚,比結婚有意思多了。
AC222年5月5日這一天,天高雲淡,軍區禮堂裡飄起了紅綢,主席臺上作為軍隊標誌的金星下面多了一個鮮紅喜字。
因為寶藏高原整體上地廣人稀,軍區駐地周邊百公里內,面積夠大、能算得上禮堂的地方不多,軍區禮堂成了軍人集體婚禮、重大慶功慶典的唯一選擇。
後來延展成勞軍慰問演出、軍民節慶文藝匯演、面向軍民一體的講座、培訓及中央會議宣講借用。
再後來,隨著軍屬越來越多,再加上和平年代久了,軍人子弟二代、三代不斷繁衍生息,誰家有個婚喪嫁娶,周圍除了鄰居就是戰友、同學,一呼百應、一擁而上,人頭攢動很快就達到一定規模。
總有人家會遇到下雨下雪怎麼辦呢?也記不清是誰家腦袋靈光,先起得頭:
咱借用下軍區禮堂吧,正所謂軍民魚水情,風雪無情人有情。
於是當老百姓家裡有大事兒,且人數達到一定規模時,軍區禮堂就成了候選項。
外地人不好理解,寶藏高原軍區駐地這種遠離都市、環境惡劣的地方,常駐人口增長真有那麼誇張嗎?
這裡就有些個不足為外人道的吸引力選項了。
首先因為駐地環境惡劣,所以國家規劃保障優先供給。軍地兩套系統一同發力,通往寶藏高原駐地的火車、汽車、運輸機甚至無人機、自動駕駛車輛,川流不息,各地物產暢通無阻而且物價便宜。
其次凡駐紮寶藏高原的人,大多隻進不出。一部分重點保密單位的科研人員、專家肩負使命,基本是既來之則安之,而絕大部分駐藏的官兵則是呆幾年就自願把軍屬遷過來安家落戶。
為什麼呢?因為這裡鼓勵駐邊的教育等扶持政策。
其一、這裡的孩子,考高中、考大學有艱苦地區加分政策。
其二、東華排名前五的師範類大學畢業生,想要留校任教或保送研究生的一律外派到邊疆軍區駐地及周邊子弟學校執教三年,成績單就是他們的合格證。
再加上像寶藏軍區這種有少年班軍隊教員加持的情況,實際區域平均教學能力比較內地只強不弱。
其三、自己肯到邊疆當兵吃苦的,很多原本就是一些偏遠山區的苦孩子,家裡父母老人,乃至青梅竹馬的戀人也多能吃苦。在寶藏高原待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除了自然環境惡劣一點,只要自己好好幹,在寶藏高原安家落戶,把父母妻子接過來竟然比呆在老家更好。
其四、外地兵都能看到的好處,本地兵乃至本地人沒理由看不到,於是人口規模就這樣起來了。
然後,借用軍區禮堂就成了偶爾可審批報備的便民舉措之一。
所以,也才有眼前禮堂里人頭攢動,肩頭帶槓帶星的軍人不斷填充著座位的一幕。
門口54級臺階延伸上來,最高階上面豎著五根標誌性大柱子,白玉柱上同樣被紅綢纏繞,易風四個,男孩燕尾服,女孩天使裙站在門口一起撐場面、湊熱鬧。
易風託外公的福,認識人多,幾乎所有人都能叔叔爺爺嘴巴甜,但人越來越多,易風感覺有點莫名的不太對勁,一些不在軍隊任職的易風長輩也有出現。
跟著婚禮節奏,幾個孩子也分散開,天語和易風安排去給新娘拎裙襬,等的有些不耐煩。
一輛豪華轎車緩緩停在禮堂門口,“軍Z00001”的車牌把易風嚇一跳,這是駐藏軍區司令王爺爺的車,王司令到了?
旁邊仇朗也犯嘀咕,鑑於新娘身份,看到滿滿一禮堂軍人是有心理準備的,但軍種有點雜、軍銜有點高,現在司令也到了······
車門開啟,易風剛想叫人,一瞧卻是雲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