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幷州風雲(七)(第2/2頁)
章節報錯
疆場上的事,已經作好部署,卿不必為此憂慮,卿是國家的元勳大臣,忠言苦口,三次上奏,忠心實在可嘉。"
趙普上表謝說:
"昨天因為軍隊久駐塞外,沒有能夠恢復故土,慢慢又到了炎夏季節,事勢危險急迫,就上書陳述妄見,**皇上宣諭。
陛下特別體察忠誠,親筆書寫翰章,秘密宣諭皇帝聖謀,我個人認為興師伐罪,誠信為上策,將帥如果能遵守已有的謀算,一定可以平定。
正因為將帥們沒有按照皇上的意志行事,導致事敗,現在既然邊疆已有防備,哪裡還需要憂慮?
況且陛下登極十年,使基業興隆,沒有一件事失當,只見國家安寧。
陛下應當端身拱手,保養精神,清靜心志,自然可以上繼九皇,下觀五帝,哪裡需要窮兵黷武,與契丹一較勝負呢?
臣歷來缺乏壯志,況且人已衰老,雖然沒有功勞可以誇耀,但願意竭盡忠純之心。"
觀者都讚許他的忠誠,雍熙四年,改任山南東道節度,從梁國公改封為許國公。
遇到宋太宗下詔親自耕種籍田,趙普上表請求入見,言辭非常懇切,宋太宗誠懇地對宰相說:
"趙普是開國元勳,朕所尊重禮敬的人,應當聽從他的請求。"
趙普來到後,宋太宗對他再三慰撫,趙普感激得嗚咽淚下。
宋太宗耕農田禮儀完畢後,想任用呂蒙正為宰相,因為他是新提拔的人,借趙普原來的品行作為他的表率,頒冊任命趙普為太保兼侍中,宋太宗趙普說:
"卿是國家的勳舊大臣,朕所倚靠的人,古人常以其君不如堯、舜為恥,卿應當考慮啊!"
趙普叩頭拜謝,當時樞密副使趙昌言與胡旦、陳象輿、董儼、梁顥等人非常相好。
正好胡旦命翟馬週上書言事,毀謗時政,趙普很嫉恨他們,上奏流放馬周,黜除昌言等人。
鄭州團練使陳利用驕縱恣肆過度,很不守法,趙普查訪得知,把他的事詳細寫出上奏宋太宗,利用因罪流放商州,趙普再三請求誅殺他,趙普嫉恨壞人,剛強正直達到這樣的程度。
李繼遷侵擾邊境,趙普建議讓趙保忠重新管理夏臺故地,宋太宗於是命令他趁機圖謀李繼遷。
趙保忠反而與李繼遷同謀製造邊患,當時輿論歸咎於趙普,同僚們很想窺伺間隙圖謀趙普,趙普不能一個人決斷。
舊制,宰相於未時退朝歸家,這一年非常炎熱,特地准許趙普夏中至午時歸家。
端拱元年宋太宗免除趙普朝見的禮節,只是每天到中書省辦公,遇有重大政事就召見他問對。
這年冬天,趙普病倒請求休假,宋太宗多次到他家看望他,賞賜加倍。
趙普於是聲稱病重,三次上表請求罷官,宋太宗勉強依從,任命趙普為西京留守、河南尹,仍舊兼任太保兼中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