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幷州風雲(十九)(第1/2頁)
章節報錯
清末及民初嚴復、林紓,以至譚嗣同、梁啟超等均受他文風影響。
所著有《求闕齋文集》《詩集》《讀書錄》《日記》《奏議》《家書》《家訓》及《經史百家雜鈔》《十八家詩鈔》等。
不下百數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傳於世,另著有《為學之道》《五箴》等著作。
曾國藩在書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為他歷史上的重大影響所掩蓋,對於書法理論的闡述見其《日記》《家書》及一此文章中。
他首先對當時阮元丟擲的南北書派論有獨到的認識,他既贊成又提出批評,主張南北兼而有之。
他對書法的本源,提出乾坤大源之說,從乾道——陽剛美——著力——雄奇——大氣,從坤道——陰柔美——不著力——淡遠——韻勝,形成了他一個系統的書法理論觀。
曾國藩一生勤勉於書法創作,走過了一條由泛而專,由繼承古典到創新時尚的曲折探索道路。
他留下了近130萬字的《日記》是中國古代罕見的一部巨型書法作品。
他的楷書勁健剛拔,豎起了一面承唐繼宋明而剛柔相濟的正書旗幟,他的行書勁健遒俊而華美。
他的小楷與小行書是整個清代的典範,他應是與同代包世臣、何紹基齊名的大書家。
曾國藩出生時,祖父曾經夢到有一隻巨蟒纏在他家的柱子上,所以認為曾國藩是巨蟒轉世,曾國藩出生後家中的一棵死梧桐樹竟然重新煥發出了生命,讓其祖父更加相信巨蟒轉世這一夢語。
而湊巧的是曾國藩患有類似"牛皮癬"一類的面板病,渾身上下都是像蛇的鱗片一樣的癬,所以曾國藩也相信了巨蟒轉世這一夢語。
–—愛吃雞,卻又最怕雞毛,當時緊急公文,在信封口處往往要粘上雞毛,俗稱雞毛信、雞毛令箭。
每當曾國藩看到這種信,總是毛骨悚然,如見蛇蠍,必須要別人幫他取掉雞毛,他才敢拆讀,古時候曾有這樣的說法:
"焚燒雞毛,毒蛇聞氣就死了,龍蛇之類,也畏懼這種氣味。"
曾國藩對雞毛害怕到這種程度,難免也被人理解為蟒蛇轉世,在嶽麓書院學習時因為怕別人看到身上的鱗片,所以夏天燥熱時還穿戴整齊地讀書,讓先生大加讚賞。
曾國藩小的時候天份從並不高,其實可以說比較笨,他學習起來非常吃力。
一天晚上,他在家裡讀書,有一篇文章他重複讀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來,他就一遍一追地讀,一遍一遍地背。
夜已經很深了,他仍然沒有背下來,這可急壞了一個人。
原來,他家來了一個賊人,就潛伏在他書房的屋榆下,想等他讀完書睡覺之後再進屋偷點什麼。
可是賊人在屋外等啊等,就是不見曾國藩睡覺,賊人實在等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氣地跳進屋子,對曾國藩說:
"就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我聽幾遍就會背了!"
於是賊人將那篇文章從頭到尾地背誦了一遍,然後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