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證言顯示,李善長雖是皇親國戚,知道有叛逆陰謀卻不揭發檢舉,而是徘徊觀望,心懷兩端,大逆不道。

當時正好有人說將要發生星變,會有災禍發生,占卜的結果是災禍應當降臨在大臣身上,於是,太祖便連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餘人一併處死。

吉安侯陸仲亨、**侯唐勝宗、平涼侯費聚、南雄侯**、滎陽侯鄭遇春、宜春侯黃彬、河南侯陸聚等人,都同時受胡惟庸牽連而死。

不久,被牽連的還有已故的營陽侯楊璟、濟寧侯顧時等若干人,太祖親自下詔羅列他們的罪狀,加在獄辭裡面,纂成《昭示奸黨三錄》,佈告天下。

李善長之子李祺與公主被遷徙至江浦,過了一段時間後死去,李祺之子**、李茂,因公主之恩未被牽累判罪。

**任留守中衛指揮,李茂任旗手衛鎮撫,但被取消世襲韓國公的權利。

李善長死後第二年,虞部郎中王國用上奏:"李善長與陛下同心,出生入死打天下,勳臣位列第一,生前封公,死後封王,兒娶公主,親戚拜官,他作為人臣,名份已經到了極點。

即使他想自圖不軌,尚且未曾可知,而今說他想幫助胡惟庸謀反,則是極為荒謬,大錯特錯了。

人們疼愛自己的親生兒子,一定勝於兄弟之子,已經安享萬全之富貴的人,一定不會去想僥倖獲得萬一之富貴,這是人之常情。

李善長與胡惟庸,仍然只是兒女親戚,而對於陛下則像對子女一樣的親近。

假使李善長幫助胡惟庸謀反成功,也不過是位列勳臣第一而已,太師、國公、封王而已,娶公主、納王妃而已,難道還會勝於今日嗎?

而且李善長難道不明白天下是不能僥倖取得的嗎?元朝末年,欲取天下者無限,卻都莫不為此粉身碎骨,覆宗絕祀,能保全自己腦袋的有幾個人呢?

李善長自己也親眼所見,為什麼還要在衰倦之年去重蹈覆轍呢?凡是去這麼做的必然有深仇大恨促使著他,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父子之間可能會相互扶持以求逃脫災禍。

而現在李善長之子李祺與陛下有骨肉之親,沒有絲毫芥蒂,他何苦突然這麼去做呢?

如果說天象告變,大臣受災,殺了他以應天象,則陛下更加不能這樣做。

臣惟恐天下百姓聽說之後,會說像李善長這樣的有功之臣尚且得到了如此下場,國家也會因此而分崩瓦解啊。

現在李善長已死,再說無益,但願陛下將此作為將來的教訓。"太祖收到上奏,竟然沒有加罪王國用。

崇禎十七年,南明弘光帝追補開國名臣贈諡,李善長獲追諡"襄愍"。

李善長是教書先生出身,他的加盟,對朱元璋意義重大,朱元璋稱帝后,曾問群臣,誰的功勞最高?

大臣王國用上書道:"善長與陛下同心,出萬死以取天下,勳臣第一!"朱元璋也稱非常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