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巡視州郡(十九)(第1/2頁)
章節報錯
“奉先兄,久仰大名,早就如雷貫耳,今日總算得以相見,幸甚幸甚!”
在樂平城外廣闊的平原上,徐榮早就搭建起了高臺,公孫越、呂布、劉備三家在此會盟,作為會盟的倡議者,公孫越自然要先寒暄一番。
“子慶將軍的威名,布也是如雷貫耳,今日總算得以相見,為了表示上次出兵助我一臂之力的感謝,特送上二十萬石糧草,兩萬匹戰馬和兩萬副鎧甲,還請子慶將軍笑納!”
眼看呂布這麼上路,一上來就送出這麼多的糧草和輜重,公孫越自然不會拒絕,照單全收。
“奉先將軍盛情難卻,本將軍就不客氣了,我們三家應該守望相助才是,曹操和袁紹雖然暫時落敗,但袁家四世三公仍然有很強的底蘊,必須小心提防才是。
一旦他們佔據汝南和南陽的地盤和人口,便會迅速壯大,所以一旦袁紹和曹操攻打袁術,我等還要支援才是!”
對於公孫越的意見,劉備深表贊同,但呂布卻不以為然,由此可見兩人的差距所在。
好在呂布身邊還有一個陳宮勸說一二,這才讓呂布答應下來,至於回去是否按照會盟的約定執行,或許只有呂布自己才清楚。
作為兗州本土名士的傑出代表,曹操雖然待陳宮也不薄,但稍有不如意的地方,這些名士就會反叛,這也正是曹操丟掉兗州的最大原因。
在這個世家大族左右天下的時代,能否得到世家大族的認可極為重要,好在冀州佔據重要位置的人才都是召喚而來,否則公孫越也不會這麼輕鬆,僅僅處理內部複雜的關係就會讓人心神俱疲。
對於人性的劣根性,公孫越體會頗深,有了第一次背叛就會有第二次,這或許也是呂布既想用陳宮之才,又要防備陳宮做大的原因。
對於這種背主之人,公孫越自然嗤之以鼻,反而是對呂布身邊的張遼十分看重,恨不得收為己用。
只不過現在呂布正值巔峰,以張遼的品性,自然不會背棄呂布另投他人門下,如果他真是那種輕易背主之人,公孫越對他的重視度也會直線下降。
看著呂布帶來的這些人,公孫越唯一遺憾的地方便是,未能一見那個慷慨赴死的高順。
正因為他輔佐呂布,和曹操在兗州相爭多年,殺了不少曹軍部下,又是從一開始就跟隨的老班底,這才未能投降,畢竟投降之後的日子也好過不到哪裡去。
不過呂布用高順其才,卻要處處防備,這也從側面說明高順的能力有多出色。
只可惜呂布無用人之度,終究讓一代名將早早謝幕,少了很多濃墨重彩,否則他的成就不會在張遼之下,甚至猶有過之。
畢竟現在的高順乃是呂布麾下最重要的大將,而張遼只是部將之首而已,從地位上來說,此時的張遼與高順差距相當大。
高順乃呂布帳下中郎將,史載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所統率的部隊精銳非常,號稱“陷陣營”。
屢進忠言於呂布,呂布雖知其忠而不能用,曹操擊破呂布後,高順被曹操所殺。
從呂布的經歷就可以看出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人才確實難得,但能遇到一個好主公才是重要的,否則一身本事,能發揮出七分已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