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幾番攻城戰下來,吳軍士氣必然有所下降,這時我們再起兵救援,必會大獲全勝。

如果敵人判斷出我們的計劃,那他們很快就會自行撤軍,所以,現在出兵正中敵軍下懷。

而且,大軍出征決戰,應當讓敵軍難以判斷意圖,而不該跟著對手的節奏起舞。"

不過主帥滿寵其實有其他打算,並不贊同田豫的策略,田豫本傳以"豫輒上狀,天子從之"八個字記錄下這一情況。

田豫提出建議滿寵不聽,耿直的田豫直接上報皇帝,魏明帝曹叡最終採納了田豫的策略。

朝廷不批准放棄合肥新城,滿寵便準備立即去,這才有田豫勸阻:新城要救,但不是立刻。

作為抵抗吳軍的橋頭堡,新城確實異常堅固,頂住孫權兩個月的進攻,這時曹叡親征的訊息傳來,孫權便知難而退了。

如果說滿寵放棄新城誘敵深入是上策,立即救援迎戰十萬吳軍是下策,那麼田豫的堅守避戰挫其鋒芒則該算中策。

滿寵要麼撤要麼立即決戰,都比較冒險,田豫的建議則更加穩妥,畢竟新城修建之初就是按照前線軍事堡壘的標準,只要城內守軍不降,吳軍短時間很難攻破,僅就這次的決策來看,田豫稱得上一位具有戰略眼光的帥才。

大戰雖然結束,小戰卻還很頻繁,有一次吳軍前來進攻,被田豫擊退。

不曾想當天夜裡吳軍又來劫營,眾將非常緊張,紛紛去找田豫彙報:

"賊人又來了!"

田豫卻鎮定地躺在帳內,輕描淡寫地說道:"誰也不許亂動,誰動,就斬誰。"

白天還生龍活虎的魏軍,晚上竟然一點動靜都沒有,這反倒讓進攻的吳軍內心疑惑不已,越想越怕,還真的自動撤退了。

看來田豫不僅智謀過人,處變不驚的能力也遠超常人。

公元240年,***曹芳即位,已經是曹魏四代老臣、年屆七十的田豫非但沒有得到個閒職高位的照顧,居然被任命持節護匈奴中郎將、加振威將軍,再次前往北方邊境去鎮撫胡人。

這次好歹還兼領幷州刺史,軍政大權一把抓,至少在幷州沒有人能跟田豫作對了。

田豫當年在幽州那可是威名赫赫,在鮮卑、烏桓等胡人部落都有極高人氣。

這位活著的傳說再次回到北方,雖然地點不同,但幷州北部的胡人顯然也非常認可田豫,爭著來拜見,如此一來邊境自然安寧和平,百姓安居樂業。

因為在幷州表現突出,田豫終於得到在朝廷中央的官職,被提拔為九卿之一的衛尉,不過田豫這時候已經七十多歲,想要告老還鄉。

《我的治癒系遊戲》

在田豫堅持下,司**終於批准其辭職,但還是給田豫一個太中大夫的虛職,並按照九卿級別發放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