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豫意識到這一點,使用離間計挑撥三大部落的關係,使他們互相猜忌,直至互相攻伐。

田豫計謀的細節歷史沒有保留下來,不過考慮到軻比能擺鴻門宴刺殺扶羅韓的惡劣往事,彌加、素利這兩人對軻比能應該本就沒有信任感。

公元222年,軻比能、素利、步度根三大部落發生衝突,田豫這時卻站出來居中調解,使各部落罷兵。

鮮卑內戰對曹魏有利,田豫的挑撥起了作用,怎麼在這時候卻又出來滅火?這便是田豫的過人之處。

一味地挑撥,只能讓鮮卑部落內鬥而已,對自己沒有直接好處,不如暗中拉攏一方,這樣放長線釣大魚,自己這邊更加有利可圖。

步度根被軻比能壓到幷州境內苟且,又有牽招安撫,軻比能實力最強一心謀求整合鮮卑各部,只能是對手,所以田豫的目光便瞄準了素利。

素利實力不及軻比能,當然願意與曹魏交好,所以很快就賣給曹魏官府一千匹馬。

這嚴重違背了鮮卑三大部落不準與曹魏交易馬匹的協定,所以遭到軻比能的打擊報復,素利向田豫求救,田豫不敢怠慢,點起兵馬前去救援。

田豫率軍挺進鮮卑腹地,與軻比能的軍隊遭遇,鮮卑人當然以騎兵為主,所以很快有一支部隊包抄到田豫後方,截斷其退路。

不過田豫也不驚慌,率軍且戰且進,把胡人逼退十餘里後竟然就地紮起了營寨,儼然一副持久戰的態勢。

等到胡人的偵察兵再次前來觀察,發現營寨裡煙火不絕,以為田豫的部隊都在裡面,於是回覆報告,這支鮮卑軍隊就沒急著進攻,也進行了一番修整。

等到鮮卑人養好精神殺到營寨外,才發現裡面已經空無一人,原來田豫早就偷偷從另一條路跑了。

軻比能軍追到馬城,把田豫嚴嚴實實包圍在城裡,田豫命令軍司馬大張旌旗,敲鑼打鼓地帶領一軍從南門突圍,胡人見狀紛紛追趕。

這時田豫帶領精兵從北門殺出,給軻比能軍來了個反包夾,雖然田豫兵少,但胡人軍紀較鬆散,加上出其不意,頓時慌亂起來,被田豫殺得屍橫遍野,慌亂中丟棄戰弓甚至馬匹的人不在少數。

素利向曹魏投誠,另一位首領彌加也站在曹魏這邊,於是曹丕封這兩人為歸義王,彌加的事蹟後來史書沒有交代,但素利還會出場,此是後話。

鮮卑部族暫時恢復平靜,烏桓人又開始挑事,田豫接到訊息,稱烏桓首領骨進桀驁不馴,似有反叛之意。

田豫只帶百餘名騎兵,以巡視的名義前往骨進的部落,骨進出來迎接,田豫不由分說令左右立斬骨進,然後當著烏桓人的面宣歷數骨進惡行,表示其罪有應得。

YY

田豫雖然做過多年文官,但從以往經歷看其處事果斷的性格,做起武將來倒也無縫銜接。

而且因為田豫就是幽州人,對鮮卑、烏桓等遊牧民族有著深刻的瞭解,該出手時絕不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