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巡視州郡(十)(第1/2頁)
章節報錯
田豫只帶百人就敢深入骨進營寨,雖然烏桓已經衰落成為附庸,但這仍然是非常大膽的行動,非常人能為。
幽州邊地,不僅有外族威脅,內部也免不了出現賊人叛亂,有個叫做高艾的山賊,就發展到數千人規模,在幽州、冀州一代劫掠百姓,影響非常惡劣。
這時鮮卑首領素利又出現了,因為田豫曾經救過他,所以這次素利出馬幫助田豫剿匪。
這倒很有意思,鮮卑部落大戰幽州山賊,曹魏的官軍倒站在遠處看熱鬧,素利最終獲勝,將匪首高艾斬殺,其首級被傳至京城洛陽。
這個功勞還是要歸於田豫的,因為此戰沒有耗費曹魏一兵一卒,其原因當然是田豫對素利的拉攏,因此田豫被加封長樂亭侯。
要說素利能歸降曹魏,既有與軻比能爭鬥落敗原因,也有田豫從中挑撥加劇鮮卑各部矛盾的因素,究竟哪個是主因我們不好判斷,但田豫與素利,真的只是互相利用的關係嗎?
患難見真情,不論如何,田豫能冒險突入鮮卑腹地救援素利,是信守承諾的表現。
而素利幫田豫征剿山賊,在歷史上也少有類似記載,筆者認為其出發點正是為報恩。
幽並、雍涼等邊境地區的少數民族,在中原王朝邊境空虛時趁機叛變劫掠的記載比比皆是。
素利沒有趁人之危,反而幫助田豫,這時三國時期爾虞我詐司空見慣之下,難得的信義,而且更為難得的是雙方“非我族類”。
田豫非常清廉,每當皇帝有賞賜,都會全部拿出來分給手下將士。
因為職務關係,經常有胡人來拜訪,也會收到很多錢物,田豫都會全部交公,自己絕不貪汙。
所以,田豫家裡總是很清貧,田豫能夠如此厚待將士,想必這也是他能夠在戰場上無往不利的重要原因。
胡人會送禮給田豫,其中自然少不了老朋友素利,根據《魏略》記載,素利多次親自拜訪田豫,每次都會贈送很多牛馬,而田豫都按照慣例上交官府。
既然是老相識,素利當然知道田豫家裡貧窮,不過他覺得田豫不肯收牲畜,是因為目標太顯眼,不方便收。
於是素利懷揣著三十斤黃金,又去找田豫,說道:“請您讓左右先退下,我有點事想單獨和您說。”
田豫對素利很信任,於是屏退左右,素利當即下跪,從懷中拿出黃金,說道:
“我見您家裡實在太貧窮,所以才屢次送您牛馬,可是您都送到官府充公,這回我偷偷地給您獻上一點黃金,希望能對您的家庭有所幫助。”
田豫深受感動,張開自己的袖子揣在懷裡,深表感謝,然後,仍然送官府充公去了。
魏文帝曹丕知道這件事,對田豫清廉為官、受金而不私藏的行為稱讚不已,特別賞賜給田豫五百匹絹。
因為是皇帝以自己家貧為由特別賞賜,所以這回田豫終於沒有再分給部下。
不過他也沒有都留給自己,而是分出一半,等到素利下次來訪,把一半的絹贈給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