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司馬八達(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曹爽一黨被誅殺,司馬孚因功進爵長社縣侯,加侍中,後來,司馬孚升任司空,又代替王凌為太尉。
公元253年,孫吳太傅諸葛恪徵發二十萬人伐魏,圍攻新城,司馬孚督諸軍二十萬防禦,到達壽春,派毌丘儉、文欽等進攻。
諸將想迅速出擊,司馬孚故意滯留了一個多月才進軍,此時吳軍士卒疲勞,加之瘟疫流行,於是望風而退。
公元255年,蜀將姜維進攻隴右,雍州刺史王經戰敗,朝廷派遣司馬孚鎮守關中,統領諸軍。
不久,徵西將軍陳泰與安西將軍鄧艾進擊姜維,姜維撤退,司馬孚回到京師,轉任太傅。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不滿司馬昭專政,率宮人討伐司馬昭,於宮門處被殺。
百官不敢奔赴,司馬孚前往,將曹髦的頭部枕於自己大腿上,上奏請求捉拿主謀者,正趕上太后下令以平民的禮節安葬曹髦,司馬孚、司馬昭同群公上表,請求改以王禮安葬,得到批准。
司馬懿執政之際,他就有意避免過多地參與權政,而後司馬氏幾次廢立皇帝,他也未參與謀劃。
司馬師、司馬昭因司馬孚是長輩,也不敢逼迫他,後來進封他為長樂公。
公元265年,西晉代魏,魏帝曹奐被貶為陳留王,遷往金墉城,司馬孚前往拜辭,握著曹奐的手,淚流滿面,不能自制說:
“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純粹的大魏之臣!”
晉武帝司馬炎封司馬孚為安平王,食邑四萬戶,進拜太宰、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設定官屬。
每次元會時,司馬炎下令讓司馬孚乘車上殿,司馬炎則降階相迎,等到就座後,司馬炎親自獻酒祝壽, 以家人之禮對待。
司馬炎每次下拜,司馬孚都下跪來制止,司馬炎又賜予他雲母輦、青蓋車,司馬孚雖被如此尊寵,卻不以為榮,反而常有憂色。
公元272年,司馬孚去世,享年九十三歲,司馬炎於太極殿東堂為他舉哀三日,贈“東園溫明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緋練百匹、絹布各五百匹、錢百萬,谷千斛”以助喪事。
葬禮規格,比照東漢東平獻王劉蒼的舊例,司馬孚臨終時遺令:
“有魏貞士河內溫縣司馬孚,字叔達,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終始若一,當以素棺單槨,斂以時服。”
司馬孚常被當作忠臣和長者,他的政治、軍事才能一般不被人們重視。
他的軍事才能雖然沒有司馬懿父子那樣突出,但是也還算出色,也曾統帥部隊支援關中、合肥新城,同蜀漢、吳國的部隊作戰,這其中以救援合肥新城一役最為有名。
吳國太傅諸葛恪指揮二十萬大軍,挾東關大勝之勢攻打合肥新城,大將軍司馬師命司馬孚統帥二十萬大軍救援合肥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