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於少保(中)(第2/2頁)
章節報錯
對他的意見,明代宗全都認真地接納了,十月,敕令于謙提督各營軍馬,而也先挾持著英宗攻破紫荊關直入,進窺京師。
石亨建議收兵固守使敵兵勞累衰竭,于謙不同意,說:
“為什麼向敵人示弱,使敵人更加輕視我。”
馬上分別調遣諸將帶領二十二萬兵士,在九門外擺開陣勢:
都督陶瑾在安定門,廣寧伯劉安東直門,武進伯朱瑛朝陽門,都督劉聚西直門,鎮遠侯顧興祖阜成門,都指揮李端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崇文門,都指揮湯蘆宣城門,而於謙自己和石亨率領副總兵範廣、武興在德勝門外列陣,抵擋也先。
把兵部的事交給了侍郎吳寧,把各城門全部關閉,自己親自督戰並下令:
臨陣將領不顧部隊先行退卻的,斬將領,軍士不顧將領先退卻的,後隊斬前隊。
於是將士知道必定要死戰,都聽命令,副總兵高禮、毛福壽在彰義門北面抵擋敵人,俘虜了一個頭目。
明代宗高興,令于謙選精兵聚集在教場,以便調動,再命太監興安、李永昌同於謙一起管理軍務。
當初,也先部隊深入,以為早晚就可以攻下京城,及至見到明朝官軍嚴陣以待,有些喪氣。
叛變了的宦官喜寧教唆也先邀明朝大臣迎接上皇,索取黃金和絲織品以萬萬計,又邀于謙及王直、胡濙等出城談判。
明代宗不准許,也先更加沮喪,庚申,也先部隊窺伺德勝門,于謙令石亨率神機營在空屋裡設下埋伏,派幾個騎兵引誘敵人。
敵人用一萬騎兵逼近,副總兵範廣發射火藥武器,伏兵一齊起來迎擊。
也先的弟弟孛羅,平彰卯那孩被炮打死,也先部隊轉移到西直門,都督孫鏜抵禦他,石亨亦分了部分兵力來到,敵寇撤退。
副總兵武興在彰義門攻打敵軍,和都督王敬一起挫敗了也先的前鋒。
敵軍正要退卻,而幾百個騎著馬的宦官想爭功,衝馬爭著向前,陣腳亂了,武興被亂髮的箭射死。
寇兵趕到土城,居民爬上屋頂,呼喊著用磚石投擲敵人,喧聲震天,王竑和福壽的援兵趕到,敵軍於是撤退。
相持了五天,也先邀談不成,作戰又失利,知道不可能達到目的,又聽說各地勤王的部隊馬上要開到,恐怕截斷了他的歸路,於是擁著英宗由良鄉向西去。
于謙調各將領追擊,到居庸關才回來,評功加於謙少保、總督軍務,于謙說:
“四郊多保壘,是卿大夫的恥辱,怎麼敢求取賞賜功勞呢!”
堅決推辭,明代宗不準,於是增兵守真定、保定、涿州、易州等府州,請求用大臣鎮守山西,防止敵寇南侵。
公元1450年三月,總兵朱謙奏稱敵兵三萬圍攻萬全,敕令範廣擔任總兵官抵禦敵軍。
不久敵寇退,于謙請求即駐兵居庸關,敵寇來則出關剿殺,敵寇退則回京師駐守,大同參將許貴奏北面有三個人到鎮上,想朝廷派使者講和。